不弃草昧简介
不弃草昧的意思
解释:
草昧:原始,未开化。不嫌弃蒙昧无知的人。用作谦词。
出处:
《周易·屯》:“天造草昧,宜建侯而不宁。”
不弃草昧相关词语
- 1 弃故揽新
- 抛弃旧的,吸收新的。出处:清·曾国藩《黄仙峤前辈诗序》:“间以其余发为诗章,又能弃故揽新,约言丰义,而先生曾不以自鸣,退然若无以与于古者。”语法:弃故揽新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2 不尽相同
- 指多个事物之间不完全相同
- 3 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
- 指各地各有各的风俗习惯。
- 4 一病不起
- 得病后病情一天天恶化,终至死亡。出处: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2回:“那詹典在途中本就受了些风霜,到家又传了时症,一病不起,呜呼哀哉死了。”语法:一病不起紧缩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示例:老舍《正红旗下》:“大哥不幸一病不起,福海二哥才有机会补上了缺。”
- 5 不堪言状
- 指无法用语言来形容。出处: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22回:“然而我在南京住了几时,官场上面的举动,也见了许多,竟有不堪言状的。”语法:不堪言状动宾式;作谓语;形容不好的状况不能用语言来表达。示例:做官的未必都是那一班人,然而我在南京住了几时,官场上面的举动,竟有不堪言状的。(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十二回)
- 6 万不一失
- 万:很多;失:差错。指非常有把握,绝对不会出差错出处:汉·枚乘《七发》:“孔、老览观,孟子持筹而算之,万不一失。”语法:万不一失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有绝对把握。
- 7 愚不可及
- 及:赶上。形容愚笨到了极点。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公冶长》:“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语法:愚不可及补充式;作宾语、定语;含贬义。示例:我看见这种认真的忙迫的情形时,心里总想开口向它们发一句愚不可及的提问——“往哪里去?!”(鲁迅《华盖集续编 一点比喻》)
- 8 居不重茵
- 坐卧处不铺两重垫子。比喻生活非常的节俭。同“居不重席”。出处:晋 陈元达《谏起仪楼》:“故身衣大布,居不重茵。”语法:居不重茵作宾语、状语;指生活俭朴。
- 9 不知好歹
- 不知道好坏。多指不能领会别人的好意。出处: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87回:“那婆子不知好歹,又奚落他,打发武松出门。”语法:不知好歹动宾式;作谓语、定语;指不辨好坏。示例:袭人也帮着抢白我,说了我许多不知好歹的话,回不得主了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四十六回)
- 10 战无不胜
- 每次打仗没有不获胜的。形容军队每战必胜;战斗力极强。也指做任何事情都能成功。出处:西汉 刘向《战国策 齐策二》:“战无不胜而不知止者,身且死,爵且后归,犹为蛇足也。”语法:战无不胜紧缩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示例:自先王以来,楚兵战无不胜。(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十九回)
- 11 一代不如一代
- 代:父子相继为一代。一代比一代差。出处:宋 王君玉《国老谈苑》卷二:“陶谷以翰林学士奉使吴越,忠懿王宴之。因食蝤蛑询其名类,忠懿命自蝤蛑至蟛蜞,凡罗列十余种以进。谷视之,笑谓忠懿曰:‘此谓一代不如一代也。’”语法:一代不如一代作宾语、定语;指越来越差。示例:鲁迅《风波》:“九斤老太虽然高寿,耳朵却还不很聋,但也没有听到孩子的话,仍旧自己说:‘这真是一代不如一代’!”
- 12 恨铁不成钢
- 怨恨铁不能被炼成钢。形容对所期望的人要求严格;恨他不争气;迫切希望他变得更好。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96回:“只为宝玉不上进,所以时常恨他,也不过是‘恨铁不成钢’的意思。”语法:恨铁不成钢复句式;作宾语、定语、补语;比喻对所期望的人不争气感到不。示例:只为玉玉不上进,所以时常恨他,也不过是“恨铁不成钢”的意思。(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十六回)
- 13 见佛不拜
- 看见佛像,却不上前叩拜。比喻自有主张。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有云,二十四腊,逍遥自在,逢人则喜,见佛不拜。……有僧问曰:‘既见佛,为甚不拜?’曰:‘家无二主。’”
- 14 不祥之兆
- 祥:吉利;兆:预兆;苗头。不吉利的预兆。古代人迷信;烧龟甲根据其裂痕的形状和数量占卜吉凶。也作“不祥之征”。出处:后唐 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 风流阵》:“时议以为不祥之兆,后果有禄山兵乱。”语法:不祥之兆偏正式;作宾语;指不好的预兆。示例:吴学究谏道:“此乃不祥之兆,兄长改日出军。”(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六十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