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俞泣杖简介
伯俞泣杖的意思
解释:
伯俞:古代孝子名。形容对父母极为孝顺
出处:
明·程登吉《幼学琼林》第二卷:“毛义捧檄,为亲之存;伯俞泣杖,因母之老。”
语法:
伯俞泣杖作宾语、定语;指孝顺父母。
示例:
李英儒《野火春风斗古城》第七章:“他向母亲讲说着《伯俞泣杖》、《孟母择邻》、《岳母刺字》的故事。”
成语故事
- 相传古代有名的孝子伯俞犯了错误,他的母亲拿拐杖打他,伯俞哭了,母亲觉得奇观,问他为什么哭。他说:“以前我犯错时你打我,我感觉到痛,如今你老了,不能打痛我了。是我不好,还让年迈的你为我操心,心中有愧。”
伯俞泣杖相关词语
- 1 杖策窥园
- 杖策:拄着拐杖。拄着拐杖也要到园中去看看。指不死读书本,而是走上社会,研究现实出处:宋·王安石《窥园》诗:“杖策窥园日数巡,攀花折木兴常新。”语法:杖策窥园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2 泣鬼神
- 使鬼神为之感泣。 极言感人之深。示例: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杜甫
- 3 伯道无儿
- 伯道:邓伯道。旧时对他人无子的叹息。出处:唐 韩愈《游西林寺题萧二兄郎中旧堂》:“中郎有女能传业,伯道无儿可保家。”语法:伯道无儿作宾语、定语;多为同情、惋惜。示例:中郎有女能传业,伯道无儿可保家。(唐 韩愈《游西林寺题萧二兄郎中旧堂》)
- 4 拊心泣血
- 形容内心悲痛之极。出处:《旧唐书·良吏传上·薛大鼎》:“请勿攻河东,从龙门直渡,据永丰仓,传檄远近,则足食足兵。既总天府,据百二之所,斯亦拊心泣血之计。”语法:拊心泣血作谓语、定语;用于悲痛时。示例:《新唐书·仆固怀恩传》:“陛下不垂明察,欲使忠直之臣陷谗邪之党,臣所为拊心泣血者也。”
- 5 仲伯之间
- 形容人才能相当,不相上下。
- 6 泣血涟如
- 涟如:血泪不止。哭得流泪如同流血。形容极度悲伤出处:《周易·屯》:“上六,乘马班如,泣血涟如。”语法:泣血涟如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示例: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刘瑜传》:“臣在下土,听闻歌谣,骄臣虐政之事,远近呼嗟之音,窃为辛楚,泣血涟如。”
- 7 伯虑愁眠
- 伯虑:国名;愁:忧愁。伯虑国民忧虑睡眠。指过虑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27回:“海外都说:‘杞人忧天,伯虑愁眠。’”语法:伯虑愁眠作宾语、定语;指过虑。示例:你这是伯虑愁眠,自寻烦恼
- 8 秦伯嫁女
- 原文 昔秦伯嫁其女于晋公子,为之饰装,从衣文之媵七十人。
- 9 泫然泣下
- 泫然:流泪的样子。 伤心地流下眼泪。
- 10 吁咈都俞
- 见“都俞吁咈”。出处:语本《书经·尧典》:“帝曰:‘吁!咈哉!’”语本《书经·益稷》:“禹曰:‘都,帝,慎乃在位。’帝曰:‘俞!’”语法:吁咈都俞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示例:都俞吁咈,荣名动百僚;进退周旋,治道期千载。明·王世贞《鸣凤记》第十五出
- 11 伯玉知非
- 伯玉:蘧瑗,字伯玉,春秋时卫国人;非:不对。比喻知道以前不对。出处:西汉 刘安《淮南子 原道训》:“故蘧伯玉年五十,而有四十九年非。”语法:伯玉知非作宾语、定语;指认识错误。
- 12 牛衣对泣
- 睡在牛衣里,相对哭泣。形容夫妻共同过着穷困的生活。出处:《汉书·王章传》:“初,章为渚生学长安,独与妻居。章疾病,无被,卧牛衣中;与妻决,涕泣。”语法:牛衣对泣作宾语、定语;指贫贱夫妻。示例:翁家乏食,借贷无门,典质已尽,搔首踟蹰,牛衣对泣而已。(清 宣鼎《夜雨秋灯录 义猫》)
- 13 束杖理民
- 谓治理百姓不滥用刑罚。形容为官宽仁爱民。束杖,收起刑具。出处: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八:“有刑罚徒流绞斩,吊拷絣把。设而不用,束杖理民宽雅。”语法:束杖理民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示例:上圣自从隋炀帝封为嘉州太守,爱惜黎庶,束杖理民。明·无名氏《齐天大圣》第一折
- 14 山走石泣
- 泣:哭泣。山在移动,石头也哭泣。比喻暴政将要灭亡出处:南朝·梁·任昉《述异记》:“桀时泰山,山走石泣。”语法:山走石泣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