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龙刻鹄简介
画龙刻鹄的意思
解释:
比喻好高鹜远,终无成就。同“画虎刻鹄”。
出处:
清 唐孙华《送吴振西北游》诗:“东箭南金谁国士,画龙刻鹄半虚名。”
语法:
画龙刻鹄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画龙刻鹄的近反义词
- 近义词
- 画虎刻鹄
画龙刻鹄相关词语
- 1 龙翔凤翥
- ①喻瀑布飞泻奔腾。②喻神采飞扬。出处:清·顾炎武《杭州》诗:“宋世都临安,江山已失据。犹夸天目山,龙翔而凤翥。”语法:龙翔凤翥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示例:柳亚子《十月六日题毛主席之绘象》诗:“龙翔凤翥君堪喜,骥附骖随我敢吁?”
- 2 龙生九种
- 见“龙生九子”。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43回:“行者道:‘一夫一妻如何生此九个杂种?’敖顺道:‘从所谓龙生九种,各种有别。’”语法:龙生九种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兄弟等比较。
- 3 蝘蜓嘲龙
- 以蝘蜓比作龙,有随意混杂,贬低一方之意。语出 汉 扬雄 《解嘲》:“今子乃以鴟梟而笑鳳凰執蝘蜓而嘲龜龍。” 唐李白 《鸣皋歌送岑徵君》:“蝘蜓嘲龍,魚目混珍。”
- 4 描写画角
- 比喻无中生有。出处:曾朴《孽海花》第19回:“稚燕因把路上盗图的事说了一遍,却描写画角,都推在雯青身上。”语法:描写画角作谓语、定语;指无中生有。
- 5 单鹄寡凫
- 鹄:天鹅;凫:罢鸭。孤单的天鹅,独居的野鸭。原是古代的琴曲名。后比喻失去配偶的人。出处:《西京杂记》卷五:“齐人刘道强善弹琴,能作单鹄寡凫之弄。听者皆悲,不能自摄。”语法:单鹄寡凫作宾语、定语;指丧偶的人。
- 6 龙吟虎啸
- 吟:鸣、叫;啸:兽类长声吼叫。像龙一样长鸣;像虎一样咆哮。原比喻同类事物互相感应。现多比喻吟诵的声音抑扬顿挫。也用以形容响声洪大;气势盛大。出处:唐 李颀《听安万善吹觱篥歌》:“龙吟虎啸一时发,万籁百泉相与秋。”语法:龙吟虎啸联合式;作定语、状语;指响声很大。示例:龙吟虎啸,鹤唳莺鸣。(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六十回)
- 7 龙蟠虎踞
- 象龙盘着,象虎蹲着。形容地势雄伟险要。特指南京。出处:晋 吴勃《吴录》:“刘备曾使诸葛亮至京,因睹秣陵山阜,叹曰:'钟山龙盘,石头虎踞,此帝王之宅。'”语法:龙蟠虎踞作宾语、定语;指地势险要。示例:龙蟠虎踞帝王州,帝子金陵访古丘。(唐 李白《永王东巡歌》)
- 8 三人一龙
- 喻三人友善如一体。
- 9 龙飞凤舞
- 像龙在飞腾;像凤在欢舞。原形容山势蜿蜒曲折;奔放雄伟。旧时迷信;认为是帝王气象。现形容书法笔势飘逸多姿。多指草书。出处:宋 苏轼《表忠观碑》:“天目之山,苕水出焉,龙飞凤舞,萃于临安。”语法:龙飞凤舞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形容书法笔势有力。示例:抬头看见北墙上挂着四幅大屏,草书得龙飞凤舞,出色惊人。(清 刘鹗《老残游记》第九回)
- 10 画疆自守
- 疆:境界,边界。按照已确定下来的区域驻守。比喻树立门户或固守门户之见出处:孙中山《和平统一之通电》:“在统一未成之前,四派各画疆自守……先守和平之约,以企统一之成。”语法:画疆自守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处事。
- 11 立时三刻
- 立刻、马上出处: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51回:“有天听了朋友一句玩笑话,便立时三刻逼我母亲出去,一刻不能相容。”语法:立时三刻偏正式;作状语;指立刻。示例:张爱玲《连环套》:“跳了一阵,逼那老妈子立时三刻卷铺盖。”
- 12 游云惊龙
- 形容书法精妙。出处:《晋书·王羲之传》:“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游云,矫若惊龙。”语法:游云惊龙作主语、宾语、定语;形容人的书法。
- 13 画阁朱楼
- 朱:红色。有彩绘装饰的红楼阁。形容建筑精巧华丽出处:明·康海《王兰卿》第一折:“我和你意相投,便住在草团中也胜似画阁朱楼。”语法:画阁朱楼作宾语、定语;用于建筑物。
- 14 白龙鱼服
- 白龙化为鱼在渊中游。比喻帝王或大官吏隐藏身分,改装出行。出处:西汉 刘向《说苑 正谏》:“昔白龙下清泠之渊,化为鱼。渔者豫且射中其目。”语法:白龙鱼服主谓式;作谓语;指贵人微服出巡。示例:相公白龙鱼服,隐姓潜名。倘或途中小辈不识高低,有毁相公者,何以处之?(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卷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