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残分芋简介
懒残分芋的意思
解释:
唐代明瓒禅师天宝年间在衡山寺做杂役,性情懒散,又好吃残剩的食物,故绰号“懒残”。
懒残分芋相关词语
- 1 三分鼎立
- 比喻三方分立,互相抗衡。同“三分鼎足”。出处:《魏书 匈奴刘聪等传序》:“论土不出江汉,语地仅接褒斜,而谓握皇符,乘帝籍,三分鼎立,比踪王者。”语法:三分鼎立作谓语、定语;指三足鼎立。
- 2 风卷残云
- 大风把残留下的浮云一下子刮走。比喻把残存的东西扫荡干净;也用来形容很快把食物吃光。出处:唐 戎昱《霁雪》:“风卷残云暮雪晴,江烟洗尽柳条轻。”语法:风卷残云主谓式;作宾语、定语、状语;比喻将残存的东西扫荡干净。示例:叫一声“请!”一齐举箸,却如风卷残云一般,早去了一半。(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二回)
- 3 六卿分晋
- 春秋 后期, 晋国 范氏 、 中行氏 、 知氏 、 韩氏 、 赵氏 、 魏氏 六卿秉持国政,并相继改革田亩制、税制,图谋富强,相互兼并,导致 晋 室瓦解,最后分立为 赵 、 韩 、 魏 三国,史称“六卿分晋”。
- 4 憎爱分明
- 憎:恨。恨什么,爱什么,界限清楚,态度鲜明。出处:周恩来《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憎爱分明的阶级立场,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公而忘私的共产主义风格,奋不顾身的无产阶级斗志。”语法:憎爱分明作谓语、定语、状语;指对人和物喜爱。
- 5 芋魁豆饭
- 喻食物粗劣。 语本《汉书·翟方进传》:“ 王莽 时常枯旱,郡中追怨 方进 ,童謡曰:‘坏陂谁? 翟子威 。饭我豆食羹芋魁。’” 颜师古 注:“羹芋魁者,以芋根为羹也。” 清 唐孙华 《夏日园居杂咏》之十:“苦草王瓜随地满,芋魁豆饭一生过。”亦作“ 芋魁饭豆 ”。
- 6 心慵意懒
- 情思倦怠,精神萎靡。出处:明·沈采《千金记》第四十出:“出乎无奈,每日做生活,做得心慵意懒。”: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九卷“[多福]多时听得母亲三言两语,絮絮聒聒,已自心慵意懒。”语法:心慵意懒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处事。示例:一个欲动情浓,仓忙唐突;一个心慵意懒,勉强应承。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六
- 7 苟延残喘
- 勉强拖延一口没断的气。残喘:临死前仅存的喘息。比喻勉强维持生存或维持残局。出处:宋 陈亮《与范东叔龙图》:“亮自七八月之交,一病垂死,今幸苟存延喘,百念皆已灰灭。”语法:苟延残喘动宾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示例:穷得当卖全无,虽只区区四金,到也不无小补,又可以苟延残喘得好几日了。(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二十八回)
- 8 分星拨两
- 犹言斤斤计较。出处:明·无名氏《十样锦》第三折:“我两个跟着你们背后接坐碗儿吃也罢,你怎么这般分星拨两的。”语法:分星拨两作谓语、定语;指人仔细。
- 9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 形容旧时知识分子脱离生产劳动,缺乏生产知识。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微子》:“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语法: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复句式;作定语、分句;含贬义。示例: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3回:“你只看'道千乘之国,使民以时'的那个'时'字,可是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人说的出来的?
- 10 守阙抱残
- 见“守缺抱残”。出处:邓溧《寒琼嘱题郭频伽手写徐江庵遗诗》:“守阙抱残非好事,神州国粹太飘零。”语法:守阙抱残作谓语、宾语、状语;形容人守旧。
- 11 瓜分豆剖
- 瓜被剖开,豆从筴中分裂而出。比喻国土被并吞、分割。出处:宋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 晁无咎》:“五代干戈,四海瓜分豆剖,斯文道熄。”语法:瓜分豆剖作谓语、定语;指瓜分。示例:孙中山《兴中会宣言》:“蚕食鲸吞,已见效于踵接;瓜分豆剖,实堪虑于目前。”
- 12 两歧遂分
- 事物从此向不同的方向发展出处:《宋史·王觌传》
- 13 瓜区豆分
- 犹言区分有序。出处:清 王韬《地球图跋》:“各国疆域,瓜区豆分,界画犁然。”语法:瓜区豆分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 14 絶甘分少
- 自己不吃甘美的东西,把仅有的很少的东西分给大家.形容自己不图享受,待人优厚。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司马迁传》:“以为李陵与士大夫绝甘分少,能得人之死力,虽古名将不过也。”语法:絶甘分少联合式;作谓语示例:故汉、唐之将,率不以严厉为能,唯捬循士卒、絶甘分少者称焉。
大家在问
懒 字的笔顺写法
懒 字的笔顺怎么写
1、在汉语字典中“ 懒 ”字共有16画,笔顺写法是:点 点 竖 横 竖 横折 横 竖 撇 点 撇 横撇/横钩 竖 横折 撇 点
2、懒的笔顺写法图解:
3、动画演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