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时达变简介
通时达变的意思
解释:
同“通权达变”。
出处: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101回:“客新有从山东来者,曰蔡泽,其人有王伯之才,通时达变,足以寄秦国之政。”
语法:
通时达变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示例:
蔡东藩《明史演义》第六回:“你既自称豪杰,正当通时达变,何苦轻生?”
通时达变的近反义词
- 近义词
- 通权达变
英语翻译
- 英语:
act as the occasion requires <adapt oneself to circumstances>
通时达变相关词语
- 1 随地随时
- 见“随时随地”。出处:清·魏源《圣武记》第一卷:“居近珲春之库尔喀人,分驻佐领,随地随时编丁入军籍,统称为吉林之兵。”语法:随地随时作定语、状语;指时时刻刻。
- 2 通达古今
- 通:通晓;达:到达。通晓古代和现代的事物。形容知识渊博,见闻广博出处:东汉·班固《汉书·刘向传赞》:“唯孟轲、孙况、董仲舒、司马迁、刘向、扬雄,此数公者,皆博物洽闻,通达古今。”语法:通达古今作谓语、定语;用于人的学识等。
- 3 穷通皆命
- 穷:不得志;通:通达。不得志和通达都是命中注定出处:元·马致远《残曲·女冠子》:“若论才艺,仲尼年少,便合封侯,穷通皆命也。”语法:穷通皆命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4 风靡一时
- 靡:倒下;风靡:风行;随风一边倒。指时兴的风气。形容某种事物在一段时期内非常流行;像草木顺风倒向一边。出处:明 沈德符《野获编》第15卷:“于是一时风靡,议论如出一口。”语法:风靡一时偏正式;作谓语、定语;指流行。示例:《牡丹亭》的故事曾经那么风靡一时,赚了不少人的热泪,就是一个例证。(秦牧《幻想的彩翼》)
- 5 死诸葛吓走生仲达
- 指人虽死,余威犹在。同“死诸葛能走生仲达”。出处:《晋书·宣帝纪》:“时百姓为之谚曰:‘死诸葛走生仲达。’帝闻而笑曰:‘吾便料生,不便料死故也。”语法:死诸葛吓走生仲达作宾语、定语、分句;指人虽死,余威犹在。示例: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续记》:“倒是活人在依靠死人的余光,想用‘死诸葛吓走生仲达’。我不大佩服这些活家伙。”
- 6 应机权变
- 权:权宜。顺应机宜,采取变通的措施出处:唐·无名氏《仙传拾遗·张子房》:“子房读书,能应机权变,佐汉祖定天下。”语法:应机权变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7 相时度力
- 相:察看。观察时机,估算力量出处:唐·司空图《题东汉传后》:“君子救时虽切,必相时度力,以致其用。”语法:相时度力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 8 变古易俗
- 改变传统的法制和习俗。出处:《楚辞 九辩》:“变古易俗兮世衰,今之相者兮举肥。”语法:变古易俗作谓语、定语;指改变习惯。
- 9 简要清通
- 指处事简练扼要,明白通达。出处:语出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赏誉》:“吏部郎阙,文帝问其人于锺会,会曰:‘裴楷清通,王戎简要,皆其选也。’”语法:简要清通作谓语、定语;指人的处事。示例:许身何必定夔皋,简要清通已足豪。清 龚自珍《己亥杂诗》之十五
- 10 节变岁移
- 节:节令;岁:年。节令变易,年岁转换出处:唐·牛肃《纪闻·牛应贞》:“今节变岁移,腊冬春首,照晴光于效甸,动暄气于梅柳,水解冻而绕轩,风扇和而入牖。”语法:节变岁移作宾语、定语;用于岁月变迁。
- 11 年丰时稔
- 稔:庄稼成熟。年成好,庄稼大丰收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24回:“今岁倒也年丰时稔,怎么这观里作荒吃人。”语法:年丰时稔作谓语、定语;指丰年。
- 12 良时美景
- 美好的时光和景物。同“良辰美景”。出处:唐杨炯《送并州旻上人诗序》:“良时美景,始云蒸而电激;临水登山,忽风流而雨散。”语法:良时美景作主语、宾语;用于环境与心情都好时。
- 13 大雅宏达
- 大雅:宏达雅正;宏达:才识广博通达。指宏达雅正才德高尚的人出处:东汉·班固《西都赋》:“又有承明金马,著作之庭,大雅宏达,于兹为群。”语法:大雅宏达作主语、宾语、定语;指贤人。
- 14 知书达理
- 有知识,懂礼貌。示例:我爸爸知书达理,待人客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