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经扫地简介
五经扫地的意思
解释:
五经:借指文人。把文人的脸都丢尽了。旧时也指圣人之道泯灭。
出处:
《新唐书·祝钦明传》:“帝与群臣宴,钦明自言能《八风舞》,帝许之。钦明体肥丑,据地摇头睆目,左右顾眄,帝大笑。吏部侍郎卢藏用叹曰:‘是举《五经》扫地矣。’”
语法:
五经扫地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示例:
明·程登吉《幼学琼林》第三卷:“五经扫地,祝钦明自亵斯文;一木撑天,晋王敦未可擅动。”
五经扫地的近反义词
- 近义词
- 斯文扫地
成语故事
- 唐朝时期,皇帝召集群臣宴饮,国子监察酒祝钦明说自己会跳八风舞,皇帝即刻让他表演助兴。祝钦明身体肥胖,跳舞丑态百出,时而头点地,时而做鬼脸,皇帝大笑。侍郎卢藏用评论说:祝公五经扫地,亵渎文明
五经扫地相关词语
- 1 白首穷经
- 白首:白头;穷经:专心钻研经书。指直到年老还在钻研经籍,形容好学不倦出处:宋 苏辙《范镇可侍读太一宫使告词》:“谓白首穷经之乐,尚可推以与人。”语法:白首穷经作谓语、定语;指勤学。示例:青春作赋,皓首穷经;笔下虽有千言,胸中实无一策。(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
- 2 地广人众
- 指土地广阔,人民众多出处: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国虽然是一个伟大的民族国家,虽然是一个地广人众、历史悠久而富于革命传统和优秀遗产的国家。”语法:地广人众作宾语、定语;指土地广阔,人民众多。
- 3 地杰人灵
- 山川秀丽,人物杰出。
- 4 水银泻地
- 水银倒在地上出处:《七剑下天山》
- 5 连天匝地
- 形容规模大,数量多。出处:明·屠隆《彩毫记·归隐山泉》:“那管他翻云覆雨把冤家构,连天匝地兵戈斗,真个是一往冥鸿不可求。”语法:连天匝地作谓语、状语;用于书面语。示例:清·陶贞怀《天雨花》第15回:“但见那西南方位安营寨,连天匝地大明兵。”
- 6 五味俱全
- 五味:酸甜苦辣咸的合称。形容调味齐全适宜。出处:《礼记 礼运》:“五味六和,十二食,还相为质也。”语法:五味俱全作谓语、定语;用于人的心境等。示例:大人你明如镜,清似水,照妾身肝胆虚实,那羹本五味俱全。元 关汉卿《窦娥冤》第二折
- 7 画地成图
- 在地上画出地图,来说明山川河岳等地理形势。形容信手拈来,才能出众。出处:东汉·班固《汉书·张安世传》:“千秋口对兵事:画地成图,无所忘失。”语法:画地成图作谓语、宾语;指胸有成竹。示例:《晋书·张华传》:“华应对如流,听者忘倦,画地成图,左右属目。”
- 8 经岁之储
- 岁:一年。够一年用的储蓄。出处:《三国志·魏志·毛玠传》:“生民废业,饥馑流亡,公家无经岁之储,百姓无安固之志,难以持久。”
- 9 经风雨,见世面
- 经过许多磨难,见多识广。形容人的生活阅历丰富出处:毛泽东《组织起来》:“我们共产党员应该经风雨,见世面;这个风雨,就是群众斗争的大风雨,这个世面,就是群众斗争的大世面。”语法:经风雨,见世面作谓语、定语;用于人生。示例:王朔《我是你爸爸》:“所谓经风雨,见世面,优胜劣汰,严酷的环境会逼得他们只能、必须更强壮。”
- 10 吆五喝六
- 掷骰子时的喊声(五、六是骰子的点子),泛指赌博时的喧哗声出处:清·钱彩《说岳全传》第48回:“你这个将军,好不知事务,只管的吆五喝六,叫我如何使出这盘头盖顶来?”语法:吆五喝六作谓语、定语;指大声呵斥。示例:路遥《平凡的世界》第六卷第32章:“从山坡黑户区低矮的窝棚中,不时发出男人们粗野的哄笑和吆五喝六的猜拳声……”
- 11 熊经鸟曳
- 同“熊经鸟申”。出处:《弘明集·正诬论》:“且夫熊经鸟曳,导引吐纳,辍黍稷而御英蕊。”语法:熊经鸟曳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12 负地矜才
- 谓以其才能、出身而自负骄矜。出处:《南史·蔡凝传》:“他日,后主谓吏部尚书蔡徵曰:‘蔡凝负地矜才,无所用也。’”语法:负地矜才作谓语、定语;用于为人。
- 13 修地下文
- 指文士死亡
- 14 学富五车
- 学问很多;有五车书。形容读书很多;学识渊博。富:丰富;五车:指五车书;形容书很多。出处:先秦 庄周《庄子 天下》:“惠施多方,其书五车。”语法:学富五车主谓式;作谓语;含褒义。示例:大贤世居大邦,见多识广,而且荣列胶庠,自然才贯二酉,学富五车了。(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十六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