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屣迎宾简介
倒屣迎宾的意思
解释:
倒:逆;屣:鞋。倒穿着鞋急忙迎客。形容热情待客
出处:
唐·杨炯《唐恒州刺史建昌公王公神道碑》:“金友玉昆,良田广宅,而能吐食下士,倒屣迎宾。”
语法:
倒屣迎宾作谓语、定语;形容热情欢迎宾客。
英语翻译
- 英语:
put one's shoes the wrong way in receiving one's guests
倒屣迎宾相关词语
- 1 犹解倒悬
- 解:解救;倒悬:人被倒挂,比喻处境困难。比喻把人从危难中解救出来。出处:《孟子·公孙丑上》:“当今之时,万乘之国行仁政,民之悦之,犹解倒悬也。”语法:犹解倒悬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2 投机倒把
- 指利用时机;使用违法手段扰乱市场;牟取暴利。投机:利用时机钻空子。出处:浩然《艳阳天》第47章:“投机倒把是不符合政策条文的事情,弯弯绕那家伙能干这样傻事?”语法:投机倒把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示例:粮贩子看到市场上粮食紧张,趁机哄抬物价,大搞投机倒把活动。
- 3 山公倒载
- 谓醉酒后躺倒在车上。形容烂醉不醒。出处:唐·白居易《酬裴相公题兴化小池见招长句》诗:“山公倒载无妨学,范蠡扁舟末要追。”语法:山公倒载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示例:金·元好问《与张杜饮》诗:“山公倒载群儿笑,焦遂高谈四座惊。”
- 4 太阿倒持
- 倒拿着剑,把剑柄给别人。比喻把大权交给别人,自己反受其害。出处:《汉书·梅福传》:“至秦则不然,张诽谤之罔,以为汉驱除,倒持太阿,授楚其柄。”语法:太阿倒持作谓语、宾语、定语;指使自己被动。示例:郭沫若《十批判书·韩非子的批判》:“与臣下相共便是太阿倒持,结果便会为臣下所劫弑。”
- 5 宾来如归
- 宾客来此如归其家。形容招待客人热情周到。出处:宋 范仲淹《户部侍郎赠兵部尚书蔡公墓志铭》:“娶楚国太夫人张氏而生公,教之亲仁,宾来如归。”语法:宾来如归作谓语、定语;多用于旅馆饭店等。示例:我们的服务宗旨就是宾来如归
- 6 回天倒日
- 犹言旋转乾坤。出处:晋·陆机《吊魏武帝文》:“夫以回天倒日之力,而不能振形骸之内。”语法:回天倒日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7 千里逢迎
- 1.谓迎接远客。2.谓到处奉承。示例:十旬休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
- 8 迎新弃旧
- 谓离开旧夫,再嫁新君。
- 9 翻黄倒皂
- 犹言颠倒黑白。出处:明 康海《鲍老儿 秋日闲情》套曲:“眉来眼去,唇三口四,泥烂油滑,翻黄倒皂,呼风唤雨,搦雾抟沙。”语法:翻黄倒皂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 10 送去迎来
- 见“送往迎来”。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郎顗传》:“公府门巷,宾客填集,送去迎来,财货无已。”语法:送去迎来作谓语、宾语、定语;形容忙于交际应酬。
- 11 一笔抹倒
- 比喻轻率地把成绩、优点全部否定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5回:“何次人家为我父母立茔安葬,盖祠奉祀,是何等恩情,岂可一笔抹倒。”语法:一笔抹倒作谓语、宾语;指全盘否定。
- 12 冠履倒易
- 比喻上下位置颠倒,尊卑不分。出处:《东观汉记 杨赐传》:“亡损沟壑,不见逮及,冠履倒易,陵谷代处。”语法:冠履倒易主谓式;作宾语、定语;比喻上下位置颠倒,尊卑不分。示例: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杨赐传》:“冠履倒易,陵谷代处。”
- 13 倒海移山
- 倒:颠倒,翻转。翻转大海,移动山岳。指气势或力量洪大出处: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82回:“飞北上……都是倒海移山雄猛客。”语法:倒海移山作谓语、定语;用于气势。示例: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八回:“只消把法身一动便能倒海移山,连阴阳两界不得安全。”
- 14 阿谀逢迎
- 谄媚拍马投合对方的心意;竭力向人讨好。阿:迎合讨好;谀:奉承谄媚。逢迎;主动迎合。出处:宋 程颐《周易程氏传》:“以臣于君言之:褐其忠诚,致其才力,乃显其比君之道也,用之与否,在君而已,不可阿谀奉迎,求其比己也。”语法:阿谀逢迎联合式;作谓语、定语、补语;用于讨好拍马。示例:其时京师有一流棍,名叫李光,专一阿谀逢迎,谄事令孜。(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