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齐南山简介
福齐南山的意思
解释:
南山:终南山。比喻福气高如南山
出处:
《南齐书·豫章文献王疑传》:“常谓福齐南山,庆钟仁寿。”
语法:
福齐南山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祝福。
福齐南山相关词语
- 1 鹤山仙人
- 《南齐书·州郡志下》:“ 夏口 城据 黄鵠磯 ,世传仙人 子安 乘黄鵠过此上也。 ”后因称仙人 子安 为 鹤山仙人 。
- 2 南辕北辙
- 想往南而车子却向北行。比喻行动和目的正好相反。出处:西汉 刘向《战国策 魏策》:“以广地尊名,王之动愈数,而离王愈远耳。犹至楚而北行。”语法:南辕北辙联合式;作宾语、定语;含贬义。示例:你想这六条要求,与中央开出的六条款约,简直是南辕北辙,相差甚远,有甚么和议可言。(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六十八回)
- 3 拄笏看山
- 拄:支撑;笏:古代大臣上朝时拿着的手版。旧时比喻在官有高致。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简傲》:“王子猷作桓车骑参军,桓谓王曰:‘卿在府久,比当相料理。’初不答,直高视,以手版拄颊云:‘西山朝来,致有爽气。’”语法:拄笏看山作谓语、宾语;指悠然自得的样子。示例:输与清闲阳朔令,朝朝拄笏饱看山。(清 黄遵宪《岁暮怀人诗》)
- 4 南山可移,判不可摇
- 南山:终南山;判:裁决;摇:动摇。终南山可以移动,但已定下的案子决不能更改出处:《旧唐书·李元纮传》:“南山可移,判不可摇也。”语法:南山可移,判不可摇作宾语、定语、分句;指已经定案。示例:做法官要有南山可移,判不可摇的精神
- 5 山枯石死
- 极言年代久远。出处:明·刘基《沁园春》词:“任龙蛇歌怨,桑榆烟尽,山枯石死,毕竟何成。”语法:山枯石死作定语、宾语、状语;用于盟誓。
- 6 邈若山河
- 形容遥远得如隔山河。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伤逝》:“今日视此虽近,邈若山河。”语法:邈若山河作谓语、定语;指非常遥远。示例:清·谭嗣同《致刘淞芙书》:“相违咫尺,邈若山河。”
- 7 整整齐齐
- 保持整洁和有条不紊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五本第四折:“打扮得整整齐齐,则等做女婿。”语法:整整齐齐作谓语、定语、状语;指有条理。示例:老舍《有了小孩以后》:“看着别人家的孩子,肥肥胖胖,整整齐齐,你总觉得小孩们理应如此。”
- 8 比肩齐声
- 比喻地位、声望相等或相近。出处:《三国志·吴书·吾粲传》:“虽起孤傲,与同郡陆逊、卜静等比肩齐声矣。”语法:比肩齐声作谓语、定语;用于地位、声望等。
- 9 有眼不识泰山
- 泰山:我国的名山;在山东省境内。有眼睛;却不认得地位很高或本领很大的著名人物。出处: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回:“师父如此高强,必是个教头,小儿'有眼不识泰山'。”语法:有眼不识泰山复句式;作谓语;用于自谦的客套话。示例: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25回:“到如今你拿他当古董铺老板看待,真正'有眼不识泰山'了!”
- 10 举案齐眉
- 案:有脚的托盘。汉代的梁鸿、孟光是一对恩爱夫妻;孟光在给梁鸿送饭时总是把端饭的盘子举得与眉毛一样高;以示对梁鸿的尊敬。后用以形容夫妻相互敬爱。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逸民传 梁鸿》:“为人赁舂,每归,妻为具食,不敢于鸿前仰视,举案齐眉。”语法:举案齐眉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示例:次日,蘧公孙上厅谢亲,设席饮酒。席终,归到新房里,重新摆酒,夫妻举案齐眉。(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十回)
- 11 游山翫水
- 游览、玩赏山水景物。同“遊山玩水”。
- 12 山不厌高
- 山不嫌其高。 比喻品行越高尚越好
- 13 雁南燕北
- 比喻两地分离。出处:《说岳全传》第三四回:“几载飘零逐转蓬,年来多难与兄同。雁南燕北分飞久,蓦地相逢似梦中。”语法:雁南燕北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14 安若泰山
- 形容极其平安稳固。同“安如泰山”。出处:《南史 梁纪下论》:“自谓安若泰山,算无遗策。”语法:安若泰山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示例:夜宿丈人之馆,安若泰山。宋 周密《齐东野语》卷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