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汤蹈火简介
探汤蹈火的意思
解释:
犹言赴汤蹈火。喻不怕任何艰险。
出处:
清·孔尚任《桃花扇·会狱》:“宁南兵变,料无人能将檄传;探汤蹈火咱情愿,也只为文士遭谴。”
语法:
探汤蹈火作谓语、状语;比喻奋不顾身。
探汤蹈火的近反义词
- 近义词
- 赴汤蹈火
英语翻译
- 英语:
go through hell <go to the stake>
探汤蹈火相关词语
- 1 火烧眉毛
- 火烧到眉毛了。比喻情势非常紧迫。也作“火烧眉睫”。出处: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 蒋山法泉禅师》:“问:‘如何是急,切一句?’师曰:‘火烧眉毛。’”语法:火烧眉毛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口语。示例:火烧眉毛,且顾眼前。(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三十五回)
- 2 救火拯溺
- 见“救焚拯溺”。出处:战国·邹·孟轲《孟子·梁惠王》:“今燕虐其民,王往而征之,民以为将拯己于水火之中也,箪食壶将以迎王师。”语法:救火拯溺作谓语、定语、宾语;指救助陷于困境中的人。示例:汉·王充《论衡·自纪》:“救火拯溺,义不得好,辩论是非,言不得巧。”
- 3 探幽索隐
- 同“探赜索隐”。出处:汉·袁康《越绝书·外传纪策考》:“夫仁者乐,知者好诚,秉礼者探幽索隐。”语法:探幽索隐作谓语、定语;用于学问等。示例:唐·刘知畿《史通·杂述》:“至于探幽索隐之士,则无所取材。”
- 4 汤池之固
- 汤:热水;池:护城河。形容坚不可摧。
- 5 火树星桥
- 形容节日的夜晚灯火辉煌的景色。出处:唐·苏味道《正月十五夜》诗:“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 6 灯火辉煌
- 灯火灿烂;形容一片热闹非凡的景象。出处:明 冯梦龙《喻世明言》:“理宗皇帝游苑,登凤凰山,至夜望见西湖内灯火辉煌,一片光明。”语法:灯火辉煌主谓式;作谓语、定语、补语;用于描写夜景。示例:尤氏等送至大厅前,见灯火辉煌,众小厮都在丹墀侍立。(清 曹雪琴《红楼梦》第七回)
- 7 探口而出
- 犹言脱口而出。
- 8 敲冰求火
- 敲开冰找火。比喻不可能实现的事。出处:《大光明藏经》下卷:“敲冰求火,论功不遂。”语法:敲冰求火连动式;作谓语、宾语;比喻不可能实现的事。
- 9 炉火纯青
- 纯:纯粹;青:蓝色的;纯青:炉火的温度达到最高点。相传道家炼丹;到炉子里的火焰从红色转成纯青色的时候;就算成功了。比喻功夫造诣已达到了精湛、纯熟、完美的地步。出处:清 曾朴《孽海花》第25回:“到了现在,可已到了炉火纯青的气候,正是弟兄们各显身手的时期。”语法:炉火纯青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状语;指学问、技术等。示例:他的棋艺精深,可以说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
- 10 蹈故习常
- 见“蹈常习故”。出处: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一○八回:“生死存亡,近在眉睫,岂可蹈故习常,依违容忍?”语法:蹈故习常作谓语、宾语、定语;指守旧。
- 11 燎原烈火
- 燎:燃烧;原:原野。烧遍广大原野的熊熊大火。比喻迅猛发展不可抵挡的力量。出处:《尚书 盘庚上》:“若火之燎于原,不可向迩。”语法:燎原烈火偏正式;作宾语;含褒义。示例:改革开放的洪流,似燎原烈火,不可阻挡。
- 12 烟断火绝
- 指人烟灭绝。出处:《文选·江淹〈恨赋〉》:“若乃骑叠迹,车屯轨,黄尘匝地,歌吹四起,无不烟断火绝,闭骨泉里。”李善注:“烟断火绝,喻人之死也。”语法:烟断火绝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13 若张火伞
- 形容夏天烈日当空,十分炎热。出处:唐·韩愈《游青龙寺赠崔大补阙》诗:“光华闪壁见神鬼,赫赫炎官张火伞。”
- 14 火中取栗
- 偷取炉火里烤熟的栗子。比喻冒险为别人出力;自己上了当;却一无所得。出处:十七世纪法国寓言诗人拉 封丹的寓言《猴子与猫》载:猴子骗猫取火中栗子,栗子让猴子吃了,猫却把脚上的毛烧掉了语法:火中取栗偏正式;作谓语、定语;比喻受人利用,冒险出力却一无所得。示例:我们目前自顾不暇,郑成功不来就是天主保佑了,我们还好去惹他么。我们不能为别人火中取栗。(郭沫若《郑成功》第五章)
大家在问
蹈 字的笔顺写法
蹈 字的笔顺怎么写
1、在汉语字典中“ 蹈 ”字共有17画,笔顺写法是:竖 横折 横 竖 横 竖 提 撇 点 点 撇 撇 竖 横 横折 横 横
2、蹈的笔顺写法图解:
3、动画演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