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而不闻简介
听而不闻的意思
解释:
闻:听。听了跟没听到一样。形容不关心,不在意。
出处:
西汉 戴圣《礼记 大学》:“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
语法:
听而不闻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示例:
就只再芳芳姐姐一心只想学课,只怕是听而不闻。(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九十回)
成语造句
- 1.他只专心的读书,外界的事情,他可以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 2.一个心地坦荡人人决不会对别人的意见听而不闻。
- 3.我很多年都没有骂过人了,不知道怎么骂人,你要讨厌另一个人的话,建议你对其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直接无视。
- 4.你怎么听而不闻呢?我给你说了半天,你连一句话都不说。
- 5.对于今天这事,他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 6.发怒要有分寸,不要不顾一切地乱发泄,免得影响效果和分量,若让不经思考的大声斥责成为家常便饭,人们对此就会如同秋风过耳,听而不闻;发怒时不要漫无目标,对谁抱怨,就要让谁听见。
英语翻译
- 英语:
turn a deaf ear to <hear but pay no attention; listen but not hear>
- 俄语:
слушать,но не внимáть <притво ряться глухим>
- 其他:
<德>so tun,als ob man nicht gehǒrt habe <gegen etwas taub sein><法>écouter d'une oreille distraite
听而不闻相关词语
- 1 怙终不悛
- 有所恃而终不悔改。语本《书·舜典》:“眚灾肆赦,怙终贼刑。”孔传:“怙奸自终,当刑杀之。”出处:语出《书·舜典》:“眚灾肆赦,怙终贼刑。”孔传:“怙奸自终,当刑杀之。”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七:“君子之心未尝不欲其去非而就是,舍邪而适正。其怙终不悛,则当为《夬》之上六矣。”语法:怙终不悛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示例:如将士怙终不悛,尔等军民……速当兴举大义。《水浒传》第九七回
- 2 无话不谈
- 没有不说的话,指彼此之间没有保留,出自于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十四回。示例:我和这位萍水相逢的朋友成了无话不谈的知己。
- 3 遂迷不寤
- 执迷不悟;坚持错误而不觉悟。出处:唐·元稹《拓村镇州制》:“如王迁凑遂迷不寤,诸道宜便进军,以时翦灭。”语法:遂迷不寤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4 重足而立,侧目而视
- 重足:双脚并拢;侧目:斜着眼睛。形容畏惧而愤恨的样子。出处:《史记·汲郑列传》:“今天下重足而立,侧目而视矣。”语法:重足而立,侧目而视作谓语、定语、分句;指害怕的样子。示例:使通国之人重足而立,侧目而视者,无过于此辈穷凶极恶之特务人员。(毛泽东《向国民党的十点要求》)
- 5 不得善终
- 善终:正常死亡。指人不得好死。常指恶人应有的坏下场。出处:《新编五代史平话 梁史 上卷》:“汝家虽出二帝,可惜不得善终!”语法:不得善终作谓语;表示对别人的诅咒。示例:叶赫那拉·图鸿《乾隆皇帝》第二章:“当今皇上是会不得善终!”
- 6 不骄不躁
- 骄:骄傲;躁:急躁。不骄傲;不急躁。出处:毛泽东《中共中央关于同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的通知》:“只要同志们对于军事政策(行动和作战)和团结人民的政策,不犯大错误,谦虚谨慎,不骄不躁,是完全有办法的。”语法:不骄不躁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形容态度谦虚,头脑冷静。示例:在成绩面前,要始终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
- 7 冉冉不绝
- 形容缓慢不间断、不停止。
- 8 不知自量
- 形容没有正确估计自己的能力有多大语法:不知自量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世。示例:我接下这项工程后,才发觉自己有些不知自量。
- 9 不足轻重
- 犹言无关紧要。出处:清 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五:“笔帖式为满洲进身之一途,今各衙门皆有,额设候补者又盈千累万,视为不足轻重矣。”语法:不足轻重作谓语、定语;用于人、事、物。示例:上自独当一面之官府,上至不足轻重之官吏,而亦共闻是言。清·邹容《革命军》第五章
- 10 不愧不怍
- 愧、怍:惭愧。形容光明正大,问心无愧出处:战国 邹 孟轲《孟子 尽心上》:“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语法:不愧不怍作谓语、宾语、定语;指人的品性。示例:说起那误会,方罗兰自信不愧不怍。《动摇》
- 11 百折不屈
- 受到无数挫折都不屈服、动摇。形容意志坚强。出处:清 恽敬《〈卓忠毅公遗稿〉书后》:“一旦竟成其名,史书及府县志纪录则有之,必不能千百年之后,人人变色动容,有一百折不屈之人,如在其心,如出其口,如忠毅、方学士、铁尚书者也。”语法:百折不屈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意志坚定。示例:要像总理那样……奋不顾身,百折不屈。郭小川《痛悼敬爱的周总理》诗
- 12 触类而通
- 见“触类旁通”。出处:《说郛》卷七七引宋·李之彦《东谷所见·寿福德》:“人之念虑一正,则万善可触类而通;行一善,则万善皆萌蘖于此。”语法:触类而通作谓语、定语;用于学习方面。示例:而夫子作大象,多于卦爻之辞之外,别起一义以示学者,使之触类而通,此即举隅之说也。清·顾炎武《与友人论书》之一
- 13 顾头不顾尾
- 形容做事或考虑事不仔细周到。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回:“你皆因年小时候,托着老子娘的福,吃喝惯了,如今所以有了钱就顾头不顾尾,没了钱就瞎生气。”语法:顾头不顾尾复句式;作宾语、分句;含贬义。示例:你皆因年小时候,托着老子娘的福,吃喝惯了,如今所以有了钱就顾头不顾尾。(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回)
- 14 脚不点地
- 形容走得非常快,好象脚尖都未着地。出处:《京本通俗小说 错斩崔宁》:“两个厮赶着一路正行,行不到三二里田地,只见后面两个人脚不点地赶上前来。”语法:脚不点地主谓式;作状语;形容走得非常快。示例:朱自清《重庆行记》:“车子会藩过去,那时真的是脚不点地了,这够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