恓恓惶惶简介
恓恓惶惶的意思
解释:
一是忙碌不安貌。二是悲伤貌。同“恓恓遑遑”。
恓恓惶惶相关词语
- 1 慞惶失次
- 慞惶:彷徨疑惧的样子;次:次第,常态。形容惊恐失态出处:宋·张君房《云笈七签》第103卷:“守真受教而往,方至其家,坐于客馆,而歧哥已觉,慞惶失次。”语法:慞惶失次作谓语、定语、状语;指十分惊恐。
- 2 惊惶万状
- 惊惶:害怕;万状:各种样子,表示程度极深。形容害怕到了极点。出处:宋 陈亮《谢杨解元启》:“忧患百罹而未艾,惊惶万状而莫支。”语法:惊惶万状作谓语、状语;用于恐惧时。
- 3 孤孤恓恓
- 4 张惶失措
- 见“张皇失措”。出处:巴金《秋》十一:“枚张惶失措地往四处看。”语法:张惶失措作谓语、宾语、状语;指惊慌。示例:李晓明《平原枪声》:“一下子弄得张惶失措,愣住了。”
- 5 恛惶无措
- 惶恐不安,不知所措出处:唐柳宗元礼部为百官上尊号第二表
- 6 栖栖惶惶
- 栖栖:忙碌的样子;惶惶:心不安定的样子。形容忙碌不安出处:晋·葛洪《抱朴子·正郭》:“及至衰世,栖栖惶惶,席不暇温。”语法:栖栖惶惶作定语、状语;指心神不定。示例:陈忠实《白鹿原》第26章:“把村子里栖栖惶惶的灰败气氛扫掉。”
- 7 惶恐不安
- 惶恐:惊慌、害怕。惊慌、害怕得不得安宁。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王莽传下》:“人民正营。”唐 颜师古注:“正营,惶恐不安之意也。”语法:惶恐不安补充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示例:(1)第三世界国家日益强大,超级大国都感到惶恐不安了。(2)社会秩序不安定,老百姓居家过日子也会惶恐不安。
- 8 惊惶不安
- 由于惊慌,不知所措。出处:《北齐书·元晖业传》:“孝友临刑,惊慌失措,晖业神色自若。”
- 9 惶惶不安
- 惶惶:恐惧不安。指心中惊慌害怕;心神不安定。出处: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回:“董卓屯兵城外,每日带铁甲马军入城,横行街市,百姓惶惶不安。”语法:惶惶不安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状语;指心神不宁。示例:董卓屯兵城外,每日带铁甲马军入城,横行街市,百姓惶惶不安。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回
- 10 人心惶惶
- 惶惶:惊惧不安的样子。人内心恐惧不安。形容人们心中惊恐不安。出处:宋 楼钥《攻愧集 雷雪应诏条具封事》:“乃者水旱连年,人心惶惶。”语法:人心惶惶主谓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分句;含贬义。示例:无端起来胡闹,蒌喊一阵,西跑一阵,弄得人心惶惶,不是扰乱治安是什么?(哇圣陶《丁祭》)
- 11 诚惶诚惧
- 诚:确实;惶:害怕;惧:畏惧。惶恐不安。指非常小心谨慎以至于惶恐不安出处:宋·张君房《云笈七签》第103卷:“真君事迹三卷,谨随表上进以闻,臣诚惶诚惧,顿首顿首,谨言。”语法:诚惶诚惧作谓语、定语、状语;带有幽默或讽刺。
- 12 惊惶无措
- 由于惊慌,一下子不知怎幺办才好。出处:《北齐书 元晖业传》:“(元)孝友临刑,惊慌失措,晖业神色自若。”语法:惊惶无措作定语、状语、补语;指惊慌。示例:告以连称作乱之事。遂造寝室,告于襄公。襄公惊惶无措。(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十四回)
- 13 诚恐诚惶
- 诚:确实;惶:害怕。惶恐不安。指非常小心谨慎以至于惶恐不安出处:明·汤显祖《南柯记·朝议》:“念臣棼诚恐诚惶,壍江城遭寇与拦当。”语法:诚恐诚惶作谓语、定语、状语;带有幽默或讽刺。
- 14 惶悚不安
- 惊慌害怕得不得安宁出处: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54回:“相父今又如此受苦,使孤日夜惶悚不安!”语法:惶悚不安作谓语、定语、状语;指人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