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同虚设简介
事同虚设的意思
解释:
形式上具备了某种设置,实际上并不起作用。
出处:
唐·李德裕《条疏太原以北边备事宜状》:“把头烽内并未添兵镇守,事同虚设。”
事同虚设相关词语
- 1 形同陌路
- 1.本来很熟悉的朋友或别的人,因为一些事情而不再联系或交往,如同成为陌生人一般。2.原来很熟悉的朋友或是刻骨铭心的爱的人,再次在街上碰见,却像是陌生的路人一样。
- 2 临事而惧
- 临:遭遇,碰到;惧:或惧。遇事谨慎戒惧。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述而》:“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语法:临事而惧偏正式;作谓语;指遇事谨慎戒惧。示例:夫庙算而后出军,犹临事而惧,况今庙算有阙而欲用之,臣诚未见其利也。(《三国志魏志 辛毗传》)
- 3 设心处虑
- 见“设心积虑”。出处:清·陈忱《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八年》:“以此知创业之人,设心处虑,必有过人者。”语法:设心处虑作宾语、状语;指费尽心思做坏事。示例:《轰天雷》第11回:“然则该太监之设心处虑,于皇上为何如乎。”
- 4 前尘影事
- 谓往事。出处:田汉《影事追怀录·引言》:“中国文人谈到往事喜欢叫它‘前尘影事’,意思是这些事像影子似的过去了。”语法:前尘影事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示例:我躺在床上,前尘影事像电影一样在我脑海中浮现
- 5 同恶相救
- 形容互相勾结,共同作恶出处:《晋书·吕光载记》:“晃、穆共相唇齿,宁又同恶相救,东西交至,城外非吾之有,若是,大事去矣。”语法:同恶相救作谓语、宾语;指坏人。
- 6 指事类情
- 谓阐述事理,譬喻情状。出处:《史记·老子韩非列传》:“然善属书离辞,指事类情,用剽剥儒、墨,虽当世宿学不能自解免。”语法:指事类情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示例:梅村诗有不可及者二:一则神韵悉本唐人,不落宋以后腔调,而指事类情,又究转如意。清·赵翼《瓯北诗话·吴梅村诗》
- 7 通工易事
- 见“通功易事”。出处:清·魏源《默觚·治篇》:“车马之驰驱,衣裳之曳娄,酒食鼓瑟之愉乐,皆巨室与贫民所以通工易事,泽及三族。”语法:通工易事作谓语;指分工合作。
- 8 事无不可对人言
- 言:说。没有什么事情不可以公开出处:《宋史·司马光传》:“平生所为,未尝有不可对人言者。”语法:事无不可对人言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示例:刘少奇《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他无私心,‘事无不可对人言’。”
- 9 永结同心
- 永结同心作为一种祝福语用在婚姻生活里,表达夫妻关系和谐,相濡以沫,家庭和睦。也用来祝福新婚的夫妇,永结同心,白头到老,百年好合。这道菜也正是表达了夫妻双方永远心意相通、心心相连、互相理解、相依相偎。示例:他俩结婚了,我衷心的祝福他们能够白头偕老,永结同心。
- 10 比物属事
- 连缀相类的事物,进行排比归纳。出处:汉 枚乘《七发》:“于是使博辩之士,原本山川,极命草木;比物属事,离辞连类。”语法:比物属事作谓语;指进行排比归纳。
- 11 平居无事
- 时常没有事。出处:唐·陆龟蒙《野庙碑》:“平居无事,指为贤良,一旦有大夫之忧,当报国之日,则恛挠脆怯,颠踬窜踣,乞为囚虏之不暇。”
- 12 坏人坏事
- 有害于社会的人或事出处:毛泽东《反对官僚主义、命令主义和违法乱纪》:“不了解县区乡三级干部中存在着许多命令主义和违法乱纪的坏人坏事。”语法:坏人坏事作主语、宾语、定语;指坏事物。示例:丁玲《风雪人间》上卷:“灯底下的语言是无所不包的,天下大事、工地趣事、好人好事、坏人坏事……”
- 13 生同衾,死同穴
- 衾:被子。生时共用一条被子,死后合一个坟墓。形容夫妻恩爱出处:明·洪楩《清平山堂话本·风月瑞仙亭》:“我既委身于你,乐则同乐,忧则同忧;生同衾,死同穴。”语法:生同衾,死同穴作谓语、宾语、定语;多用于夫妻间。
- 14 上下同心
- 上下一心。出处: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十七章:“自成虽然新遭大败,但此人百折不挠,锐意进取,加之重要将领均在,上下同心,亲密无向,又善于整饬军纪,救民之急,所以只要他喘息一下,重振旗鼓不难。”语法:上下同心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示例: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和帝纪》:“咎罚既至,复令灾及小民。若上下同心,庶或有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