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相骀藉简介
兵相骀藉的意思
解释:
骀藉:践踏。军队在混乱中互相践踏。
出处:
《史记·天官书》:“兵相骀藉,不可胜数。”
兵相骀藉相关词语
- 1 兵犹火也,不戢自焚
- 戢:停;焚:烧。战争就像玩火,不在适当的情况下停止就会烧死自己出处:春秋·鲁·左丘明《左传·隐公四年》:“夫兵,犹火也,弗戢,将自焚也。”语法:兵犹火也,不戢自焚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劝诫人。
- 2 相去无几
- 去:距离;无几:没有多少。指二者距离不远或差别不大。出处:钱钟书《围城》:“斜川的将略跟一般儒将相去无几,而他的诗即使不是儒将做的,也算得好了。”语法:相去无几作谓语;指彼此没有多大差别。示例:林语堂《中国人与英国人》:“此景此情,与洋奴之伈伈伣伣侍奉大班者,相去无几。”
- 3 盛食厉兵
- 吃饱饭,磨快兵器。比喻做好战斗准备。出处:《商君书·兵守》:“壮男之军,使励食厉兵,陈而待敌。”语法:盛食厉兵作谓语;指准备战斗。
- 4 盎盂相击
- 比喻一家人争吵。出处: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1回:“只就他夫妻三个这番外面情形讲,此后自然该益发合成一片性情,加上几分伉俪,把午间那番盎盂相击化得水乳无痕。”语法:盎盂相击主谓式;作谓语;指家庭纠纷。示例:每个家庭都不可避免盎盂相击
- 5 兵革互兴
- 兵革:兵器衣甲,比喻战争;兴:发起,发动。 互相发动战争,战乱相继发生。形容时局不安定,战乱频繁。出处:南朝·梁·江淹《铜剑赞序》:“春秋迄于战国,战国至于秦时,攻争纷乱,兵革互兴。”
- 6 相门洒埽
- 《史记·齐悼惠王世家》:“ 魏勃 少時,欲求見 齊 相 曹參 ,家貧無以自通,乃常獨早夜埽齊 相舍人門外……於是舍人見 勃 曹參 ,因以爲舍人。”后因以“相門灑埽”形容干求有术。 清 钱谦益 《吉水公总宪诣阙》诗:“世路揶揄誠有鬼,相門灑埽豈無人。”
- 7 败兵折将
- 折:损失。军士和将领都遭到损失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26回:“袁本初败兵折将。”语法:败兵折将作谓语、定语;指打了败仗。
- 8 首尾相援
- 谓前后互相照应。出处: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附会》:“惟首尾相援,则附会之体,固亦无以加于此矣。”语法:首尾相援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或战争等。
- 9 另眼相待
- 以不同于一般的态度对待,指特殊照顾、优待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七回:“不过仗着这些功劳情分,有祖宗时,都另眼相待,如今谁肯难为他?”语法:另眼相待作谓语、宾语;指特殊照顾。示例:自己又仗着是刑夫人的陪房,连王夫人尚另眼相待,何况别人。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七十四回
- 10 相与有成
- 相互交往协助而有所成就出处:《荆州修复北城碑记》
- 11 兵不厌权
- 见“兵不厌诈”。出处:《后汉书·虞诩传》:“今其众新盛,难与争锋,兵不厌权,愿宽假辔策,勿令有所拘阂而已。”语法:兵不厌权作主语、宾语;用于采用迷惑敌人的方法作战。
- 12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 相:估量,评价。指不能以貌取人就像海水不能用斗来量一样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三卷:“别是一番面目,想到:‘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语法: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作宾语、分句;用于劝诫人。示例:清·刘鹗《老残游记》第13回:“说道:‘真是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 13 踵迹相接
- 同“踵趾相接”。出处:清·昭梿《啸亭杂录·梁提督》:“自丛岚叠嶂间以刀掘路,士卒各怀一铁钉,踵迹相接,攀钉而上。”语法:踵迹相接作谓语、定语;指人多。
- 14 鹬蚌相争,渔人获利
- 鹬:长嘴水鸟;蚌:有贝壳的软体动物。比喻双方争执不下,两败俱伤,让第三者占了便宜出处:西汉·刘向《战国策·燕策二》:“而鹬啄其肉,蚌合而钳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语法:鹬蚌相争,渔人获利作谓语、定语;用于劝诫人。示例:梁启超《新中国未来记》第三回:“这越发鹬蚌相争,渔人获利,外国乘势诱胁,那瓜分政策,更是行所无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