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搜博采简介
旁搜博采的意思
解释:
广泛搜集采取。
出处:
明·李贽《续焚书·序汇·史阁叙述》:“君知其难,则自能旁搜博采,若我太祖高皇帝然,唯务得人而后已。”
语法:
旁搜博采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写作等。
示例:
清·况周颐《蕙风词话续编》第二卷:“《四印斋所刻词》,旁搜博采,精彩绝伦。”
旁搜博采的近反义词
- 近义词
- 旁征博引
旁搜博采相关词语
- 1 守约施博
- 守:操守;博:大,广。指操守简约而影响广大出处:战国·邹·孟轲《孟子·尽心下》:“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守约而施博者,善道也。”语法:守约施博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示例:明·李贽《答耿司寇书》:“此正脉也,此至易至简之学,守约施博之道。”
- 2 繁称博引
- 繁:多;博:广。指行文中的广泛援引出处:清·曾国藩《序》:“而论文但崇体要,不尚繁称博引。”语法:繁称博引作谓语、宾语;用于写作。
- 3 左道旁门
- 非正统的学术或宗教派别术。比喻不正派的东西、途径。左、旁:邪;不正;道、门:学术、宗教的体系或派别。出处: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他骂吾教是左道傍门。”语法:左道旁门联合式;作主语、宾语、定语;含贬义。示例:这又不过是左道旁门,借书符念咒惑众骗钱罢了。(《晚清文学丛钞 扫迷帚》第十三回)
- 4 道旁苦李
- 比喻不被重视的人。出处: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雅量》:“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旁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语法:道旁苦李偏正式;作主语、宾语;含贬义。示例:清·和邦额《夜谭随录·阮龙光》:“决飞只抢榆枋,白发青衫,竟作道旁苦李。”
- 5 搜奇抉怪
- 搜:搜索。抉:抉择,挑选。奇、怪:奇异的,罕见的。搜索新奇的,挑选罕见的。多指诗文刻意求新求奇。亦作“搜奇检怪”。出处:唐·韩愈《荆谭唱和诗序》:“志存乎《诗》、《书》、寓辞乎咏歌,往复循环,有唱斯和,搜奇抉怪,雕镂文字。”语法:搜奇抉怪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 6 精采秀发
- 精采:精神、神采;秀发:焕发。形容人的精神焕发。出处:《晋书·慕容超载记》:“精采秀发,容止可观。”语法:精采秀发作谓语、定语;指人的精神。
- 7 兼收并采
- 亦作“兼收并采”。广泛收罗采用。出处:宋·曾巩《谢章学士书》:“兼收并采,不遗偏材一曲之人者,此所以无弃材也。”语法:兼收并采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学术等。示例:清·王士禛《分甘余话》上卷:“凡此诸书,皆当兼收并采,不可以其不列学官而偏废之。”
- 8 神采奕然
- 奕奕:精神焕发的样子。形容精神饱满,容光焕发。出处:明 沈德符《万历野获编 玩具 晋唐小楷真迹》:“韩宗伯所藏曹娥碑,为右军真迹。绢素稍暗,字亦惨淡。细视良久,则笔意透出绢外,神采奕然。”语法:神采奕然作谓语、定语、状语;指人的精神面貌。
- 9 洽闻博见
- 洽:广博。见闻和知识非常广博出处: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景明寺》:“子才洽闻博见,无所不通,军国制度,罔不访及。”语法:洽闻博见作谓语、宾语、定语;指人的学识。
- 10 旁征博引
- 旁:广泛;征:征求;博:广博;引:引证。广泛地引用材料作为依据、例证。出处:清 王韬《淞隐漫录》:“生数典已穷,而女博引旁征,滔滔不竭,计女多于生凡十四则。”语法:旁征博引联合式;作谓语、状语;用于说话或写文章。示例:宝钗妙玉则从徐说,旁征博引,用罚甚勤。(鲁迅《中国小说史略 清之人情小说》)
- 11 地大物博
- 地域辽阔;物产丰富。出处: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又因江南地大物博,差使很多,大非别省可比。”语法:地大物博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形容一个大国。示例:我们伟大的祖国地大物博。
- 12 丰富多采
- 内容丰富,花色繁多。出处:秦牧《艺海拾贝 “果王”的美号》:“而在具体主题、内容、体裁、手法上,却完全可以是丰富多采的。”语法:丰富多采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示例:一个不久前才由机关、工厂的业余戏剧爱好者所组织进来的吕剧团,演出了丰富多采的节目,非常令人兴奋。(峻青《秋色赋》)
- 13 通古博今
- 同“通今博古”。出处:《钟山》1981年第4期:“你是一个老大学生了,通古博今,知书达理,何必与姚金根那种人一般见识,他小人得志。”语法:通古博今作谓语、定语;指学识渊博。
- 14 博物通达
- 博物:能辨别许多事物;通达:明白人情事理。形容学识渊博,通晓事理出处:东汉·班固《汉书·公孙列东王杨蔡陈郑传赞》:“虽非正法,巨儒宿学,不能自解,博物通达之士也。”语法:博物通达作谓语、定语;指人知书达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