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心骨简介
主心骨的意思
解释:
可以倚仗、做为凭借或起核心作用的人或事物。也指主见,主意
出处:
冯志《敌后武工队》第23章:“从面容上看,松田像是有了主心骨。”
语法:
主心骨作宾语、定语;用于口语。
示例:
刘心武《钟鼓楼》第三章:“这一群人的主心骨是那位潘秀娅叫她‘七姑’的干巴老太太。”
主心骨的近反义词
- 近义词
成语造句
- 1.他一直是她曲折坎坷的生活中的主心骨。
- 2.他扶东倒西,毫无主心骨。
- 3.他总是朝三暮四,没主心骨。
- 4.他缺乏自信心,总把妻子当作主心骨。
- 5.村支书一时顾不过来的事,他也主动分担,成为大家的主心骨。
- 6.蓝衣心虚地低下眼,绿衣女娃怯怯地看着姐姐一副没有主心骨的模样。
英语翻译
- 英语:
backbone <definite view>
- 日语:
背骨(せほね),後(うし)ろだて,大黒柱(だいこくばしら)
- 其他:
<法>pilier <opinion,jugement personnel>
主心骨相关词语
- 1 主观臆断
- 臆断:凭臆想进行判断。不依旧客观实际情况,只凭主观对事物做出判断语法:主观臆断作主语、宾语、定语;指凭空想象。示例:凭个人的主观臆断是行不通的
- 2 云心水性
- 指女子作风轻浮,爱情不专一。出处:明·叶宪祖《鸾鎞记·喜谐》:“若是云心水性情分寡,怎供出梦蝶寻花。”语法:云心水性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 3 于心不愧
- 在心里没有什么可惭愧的。出处:宋·王令《谢刘成父》:“尘埃隔眼逢何晚,气类相期久愈坚,以义求人今遂得,于心无愧果为贤。”
- 4 心急如火
- 心里急得象着了火一样。形容非常着急。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四折:“要看个十分饱。”金圣叹批:“心急如火,更不能待。”语法:心急如火作谓语、状语;形容心中异常着急。
- 5 心不应口
- 心里想的和嘴里说的不一致。谓为人虚伪。出处:明·杨德芳《步步娇·闺怨》曲:“恨他心不应口,把欢娱翻成僝僽。情儿泛泛,浑如江水流。”语法:心不应口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 6 兰形棘心
- 兰:兰草;棘:荆棘。比喻外表和善,内心险恶。出处:唐·欧阳询《艺文类聚》卷二十三:“若夫丽色妖容,高才美辞,貌足倾城,言以乱国,此乃兰形棘心,玉曜瓦质,在邦必危,在家必亡。”
- 7 面和心不和
- 表面上很和气,心里却有矛盾出处:曾朴《孽海花》第六回:“船厂大臣又给他面和心不和,将领既不熟悉,兵士又没感情,他却忘其所以,大权独揽,只弄些小聪明,闹些空意气。”语法:面和心不和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人际关系。示例:茅盾《锻炼》:“剩下一个,苏联,它另睡一床,跟那三个,岂但面和心不和而已,勒起袖子骂一通山门,也是数见不鲜。”
- 8 戮力一心
- 戮力:并力,合力。指齐心协力出处:清 薛福成《筹洋刍议 边防》:“中国筹边之要,在中外上下戮力一心,精求自强之术而勉行之。”语法:戮力一心作谓语、状语;形容团结一致。示例:清·薛福成《筹洋刍议·边防》:“中国筹边之要,在中外上下戮力一心,精求自强之术而勉行之。”
- 9 使心用腹
- 用心思,使坏心眼。出处: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32回:“至于贪淫纵欲,使心用腹,污秽人家女眷,没有一个减等夺禄,或是妻子见报,阴中再不饶过。”语法:使心用腹作谓语、宾语;用于处事。
- 10 问鼎之心
- 指有夺政权的野心出处:《晋书·王敦传》
- 11 心若止水
- 形容心境平静,毫无杂念出处:唐·白居易《祭李侍郎文》
- 12 心开目明
- 犹心明眼亮。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王常传》:“闻陛下即位河北,心开目明,今得见阙庭,死无遗憾。”语法:心开目明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示例:宋·苏轼《读坛经》:“近读《六祖坛经》,指说法报化三身,使人心开目明。”
- 13 碎骨粉身
- 见“碎身粉骨”。出处: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三回:“崇黑虎大怒骂曰:‘好匹夫!苏护违犯天条,有碎骨粉身之祸;你皆是反贼逆党,敢如此大胆,妄出狂言。’”语法:碎骨粉身作谓语、定语、状语、宾语;用于处事。示例:夫人遇妾,谊逾所生,常恨碎骨粉身,不足为报。(清·徐瑶《太恨生传》)
- 14 悦目赏心
- 看了美好景物而心情舒畅。出处:叶圣陶《倪焕之》十七:“农场里的木芙蓉开了,共引为悦目赏心的乐事。”语法:悦目赏心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处事。示例:鲜花的多种多样的姿态,纷繁的颜色,除了让我们悦目赏心外,我想还可以对我们的艺术思想有所启发。秦牧《艺海拾贝·鲜花百态和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