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均势敌简介
力均势敌的意思
解释:
双方力量相等,不分高低。
出处:
《尹文子》:“两智不能相使,两贤不能相临,两辨不能相屈。力均势敌故力。”
语法:
力均势敌作谓语、定语;用于矛盾冲突的双方。
示例:
《周书·儒林传·乐逊》:“夫力均势敌,则进德者胜。”
成语造句
- 1.这最强的对决,最后的结果,居然是力均势敌,两人都在不同程度上受了重伤。
- 2.目前看上去,无论是北野,还是那黄金翼龙,似乎力均势敌。
- 3.双方各十多人的大战,似乎力均势敌,但是有可能会有变故啊。
- 4.看上去,这样白舒武成为与校长旗鼓相当力均势敌的辩论者。
- 5.我,东方文,还有师父,我们三人如果都练成那北冥神功,再加上太师叔助阵,就算不能杀冲虚道长,至少也可与他力均势敌。
- 6.而三大部落最终形成,彼此都不甘示弱,力均势敌之下,久久分不出胜负,人界也一直得不到最终的统一。
英语翻译
- 英语:
a Roland for an Oliver <balance of forces>
力均势敌相关词语
- 1 同德协力
- 为同一目标而共同尽力。出处:铁郎《论各省宜速响应湘赣革命军》:“使其万众一心,同德协力,共逐白山之兽,追还我黄帝之魂。”语法:同德协力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等。
- 2 三拳不敌四手
- 比喻人少的敌不过人多的。出处:马烽《吕梁英雄传》第29回:“人家人多势众,有洋枪洋炮,就凭你们这几个民兵还能顶住?三拳敌不过四手呀!”语法:三拳不敌四手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口语。示例:真是三拳不敌四手,我们还是增加人吧
- 3 势若脱兔
- 势:攻势。脱:脱逃。对敌人攻击的速度极快,就像脱逃的兔子奔跑那样。出处:唐·陆龟蒙《杂讽》诗:“攻如饿鸱叫,势若脱兔急。”语法:势若脱兔作定语;用于书面语。
- 4 大势所趋
- 大势:总体局势;趋:向、往。整个局势发展的趋向。出处:宋陈亮《上孝宗皇帝第三书》:“天下大势之所趋,非人力之所能移也。”语法:大势所趋主谓式;作宾语、分句;用于判断语句。示例:解放区人民的力量,大后方人民的力量,国际形势,大势所趋,使得国民党不得不承认这些东西。(毛泽东《关于重庆谈判》)
- 5 敌王所忾
- 谓把天子所痛恨的人作为自己的敌人而加以讨伐。出处:《左传·文公四年》:“诸侯敌王所忾,而献其功。”杨伯峻注:“王之所恨怒者,诸侯亦以之为仇敌而伐之。”语法:敌王所忾作谓语、定语;用于战争等。示例:尔诸将尚迪果毅,一乃心力,各以其兵,敌王所忾。《宋史·度宗纪》
- 6 怀禄贪势
- 指留恋官位,贪图权势。出处:《汉书·杨敞传》附《杨恽报孙会宗书》:“怀禄贪势,不能自退。”
- 7 群策群力
- 策:计策;主意。群:集体;大家人。指发挥集体的作用;大家一起来想办法;贡献力量。出处:汉 扬雄《法言 重黎》:“汉屈群策,群策屈群力。”语法:群策群力联合式;作谓语、状语;含褒义。示例:至于自强之道,求其在我,祸福无门,唯人自召。群策群力,庶有成功。(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四十四回)
- 8 苦心极力
- 费尽心思,使出了全部力量出处:宋·陆九渊《黄公墓志铭》:“为文操笔立成,藻思赡蔚,统记不紊,有苦心极力所不到者。”语法:苦心极力作谓语、状语;用于处事。
- 9 财殚力痡
- 殚:竭尽;痡:过度疲劳。钱财枯竭,民力疲困出处:唐 李华《吊古战场文》:“汉倾天下,财殚力痡。”语法:财殚力痡作谓语、定语;指社会局面。示例: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44回:“鏖斗历四五年,肝脑涂地,财殚力痡。”
- 10 竭尽心力
- 竭:尽,用尽。用尽全部力量。出处:《三国志 魏志 贾逵传》裴松之注引《魏略》:“竭尽心力,奉宣科法。”示例:所以无人再逢者,当由过去生中原未受恩,故不肯竭尽心力缩地补天耳。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槐西杂志四》
- 11 身大力不亏
- 形容人身材高大,强壮有力出处:老舍《骆驼祥子》
- 12 一力吹嘘
- 一力:极力;吹嘘:为人说好话。 尽全力替别人美言。出处:元·秦简夫《赵礼让肥》第四折:“我只道保奏的是当朝邓禹,却原来是马武一力吹嘘。”
- 13 倚财仗势
- 倚、仗:凭借。倚仗着自己的财产和势力。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回:“表兄薛蟠,倚财仗势,打死人命,现在应天府案下审理。”语法:倚财仗势作谓语、定语;指仗势欺人。示例:他倚财仗势,为非作歹,早已激起公愤。
- 14 如临大敌
- 临:面对着。好像面对着强大的敌人。形容把本来不是很紧迫的形势看得十分严重。出处:《旧唐书 郑畋传》:“畋还镇,搜乘补卒,缮修戎仗,浚饰城垒,尽出家财以散士卒。昼夜如临大敌。”语法:如临大敌动宾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非常紧张。示例:他们全副武装地散开,如临大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