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动多怨简介
勇动多怨的意思
解释:
勇动:鲁莽妄动。鲁莽妄动必招致很多怨恨
出处:
战国·宋·庄周《庄子·列御寇》:“智慧外通,勇动多怨,仁义多贵。”
语法:
勇动多怨作谓语、宾语;用于劝诫人。
勇动多怨相关词语
- 1 多鱼之漏
- 《左传·僖公二年》:“齐寺人貂始漏师于多鱼。”杜预注:“多鱼,地名……《传》言貂于此始擅贵宠,漏泄桓公军事,为齐乱张本。”后以“多鱼之漏”指泄漏军事机密。出处:《左传·僖公二年》:“齐寺人貂始漏师於多鱼。”杜预注:“多鱼,地名……《传》言貂於此始擅贵宠,漏洩桓公军事,为齐乱张本。”语法:多鱼之漏作主语、宾语;用于军事等。示例:约以晦日同时进袭,而汉奸有多鱼之漏,洋人踞城者皆预为准备。清·夏燮《中西纪事·海疆殉难》
- 2 使智使勇
- 使:用。用人所长,以收其功。出处:《新唐书·侯君集传》:“军法曰:‘使智使勇,使贪使愚,故智者乐立其功,勇者好行其志,贪者邀趋其利,愚者不计其死。’是以前圣使人,必收所长而弃所短。”语法:使智使勇作谓语、宾语;用于人。
- 3 博识多通
- 博:广博。识:学识。通:精通事理。指学识广博,精通事理。出处:《太平广记·伎巧一》:“宝鼎元年,张善为日南太守。郡民有得金凫,以献太守张善。善博识多通,考其年月,既是秦始皇墓金凫也。”
- 4 动中肯綮
- 动:往往,每每;中:切中,打中;肯綮:筋骨结合的地方,比喻问题的关键。指常常击中要害或抓住问题的关键出处:战国·宋·庄周《庄子·养生主》:“技经肯綮之未尝。”语法:动中肯綮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示例:《元史·王都中传》:“都中遇事剖析,动中肯綮。”
- 5 惊群动众
- 见“惊师动众”。出处:明·袁宏道《与黄平倩书》:“凡事只平常去,不必惊群动众。”语法:惊群动众作谓语、宾语;指惊动很多人。
- 6 容容多后福
- 指随大流的人,有后来之福出处:《后汉书·左雄传》
- 7 资怨助祸
- 资:资助。助长怨恨,促使祸患到来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刺客列传》:“夫行危欲求安,造祸而求福,计浅而怨深,连结一人之后交,不顾国家之大害,此所谓‘资怨而助祸’矣。”语法:资怨助祸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8 暗流涌动
- 暗地里已经酝酿、形成了某种比较明确的动向。
- 9 天怒民怨
- 怒:发怒;怨:怨恨。上天震怒,人们怨恨。形容为害作恶非常严重,引起普遍的愤怒出处: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94回:“三纲尽绝,五伦有乖,天怒民怨,自古及今,罪恶昭著未有若此之甚者。”语法:天怒民怨作定语、宾语、状语;指引起公愤。
- 10 命运多舛
- 舛:违背。一生经历坎坷,遭遇不好出处:唐·王勃《滕王阁序》:“时运不济,命运多舛。”语法:命运多舛作谓语、定语、宾语;指命运不好。
- 11 灵机一动
- 灵机:灵巧;灵活的心思。形容灵敏机智;突然想出办法或主意。出处: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四卷:“俄延了半响,忽然灵机一动,心中悟将过来。”语法:灵机一动主谓式;作谓语;含褒义。示例:他灵机一动,撒了一个谎。(周立波《暴风骤雨》十一)
- 12 原封未动
- 见“原封不动”。出处:《太平天国故事歌谣选·竹签的来历》:“过节那天设的酒肴,都原封未动,大家感到奇怪。”语法:原封未动作谓语、定语、状语;指不改变任何东西。示例:不要在这次会议上许了愿,到明年召开‘八大’时还照样有那么多缺点、错误,原封未动。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的讲话》五
- 13 慈故能勇
- 富有慈善心肠的人,就有勇气。出处:《老子》第六十七章:“慈故能勇,俭故能广。”
- 14 勇猛精进
- 原意是勤奋修行。现指勇敢有力地向前进。出处:《无量寿经》上卷:“勇猛精进,志愿无惓。”语法:勇猛精进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示例:是僧闻言,即对佛发愿,勇猛精进,自是宴然无梦矣。(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