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善黜恶简介
进善黜恶的意思
解释:
见“进善退恶”。
出处:
《魏书·张蒲传》:“扶弱抑强,进善黜恶,教化大行。”
语法:
进善黜恶作谓语、宾语;用于治政等。
进善黜恶的近反义词
- 近义词
- 进善退恶
进善黜恶相关词语
- 1 领袖后进
- 指后辈中才华出众,遥遥领先的人。出处:《梁书·王暕传》:“叔宝理遣之谈,彦辅名教之乐,故以晖映先达,领袖后进。”
- 2 苦争恶战
- 艰苦的征战出处:明·无名氏《九宫八卦阵》第一折:“我也曾苦争恶战数千番,但行处忘生舍死何曾慢。”语法:苦争恶战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战争。
- 3 终身之恶
- 终身:人的一生;恶:丑。终身的丑陋行为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冯衍传》:“孙林父违穆子之戒,故陷终身之恶。”语法:终身之恶作宾语;用于书面语。
- 4 白刀子进,红刀子出
- 指要杀人见血、动手拼命。红刀子:带血的刀子。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七回:“不和我说别的还可;再说别的,咱们白刀子进去,红刀子出来!”"""语法:白刀子进,红刀子出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行凶。示例:鲁迅《谣言世家》:“连流氓也少有浙东似的‘白刀子进,红刀子出’的打架。”
- 5 见可而进,知难而退
- 根据实际情况决定进攻和退却。出处:汉 荀悦《汉纪 高帝纪》:“赵兵出国迎战,见可而进,知难而退,怀内顾之心,无必死之计。”语法:见可而进,知难而退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处事。示例:臣又闻圣人不凝滞于物,见可而进,知难而退,理有变通,情无拘执。宋 邵伯温《闻见前录》卷六
- 6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 佛家语,比喻道行、造诣虽深,仍需修炼提高。比喻虽已达到很高的境地,但不能满足,还要进一步努力。出处:宋 朱熹《答陈同甫书》:“但鄙意更欲贤者百丈竿头进取一步,将来不作三代以下人物。”语法: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复句式;作谓语、状语;比喻即使取得好成绩,还要努力。示例:故聊复言之,恐或可以少助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之势也。(宋朱熹《答巩仲至书》)
- 7 多钱善贾
- 亦作“多财善贾”。谓钱多好作买卖。比喻具备充分条件,则事容易办成。出处:战国·韩·韩非《韩非子·五蠹》:“鄙谚曰:‘长袖善舞,多钱善贾。’”语法:多钱善贾作谓语、定语;指资本家会做买卖。示例:谁都明白多钱善贾的道理。
- 8 进退有度
- 谓前进后退动作均合法度。出处:西汉·戴圣《礼记·曲礼》:“进退有度,左右有局。”语法:进退有度作谓语、宾语;用于处事。示例:清·福格《听雨丛谈·赞礼郎》:“然对越谨严,进退有度,天颜咫尺,举动从容。”
- 9 善言暖于布帛
- 好话比衣服还温暖。 形容有益的语言能给人很大的鼓舞和安慰。出处:《荀子·荣辱》:“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以言,深于矛戟。”
- 10 改行迁善
- 改变不良行为,诚心向善。同“改行为善”。出处:《新唐书 张巡传》:“巡下车,以法诛之,赦余党,莫不改行迁善。”语法:改行迁善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行为等。
- 11 得步进步
- 已进了一步,还要向前进一步。比喻野心大,贪心永不满足。出处:曾朴《孽海花》第六回:“自北宁失败后,法人得步进步,海疆处处戒严。”语法:得步进步作谓语、定语;指人贪心不足。示例:自北宁失败后,法人得步进步,海疆处处戒严。(清 曾朴《孽海花》第六回)
- 12 无恶不作
- 恶:坏事。没有哪样坏事不干的。指干尽了坏事。出处:清 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73回:“程大姐自到周龙皋家,倚娇作势,折毒孩子,打骂丫头,无恶不作。”语法:无恶不作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示例:八国联军侵略中国时,在北京杀人放火,无恶不作。
- 13 雄飞突进
- 雄飞:比喻奋发有为。形容奋力迅速向前出处:孙中山《民权主义第五讲》:“看见了欧美近一百年来的文化,雄飞突进,一日千里。”语法:雄飞突进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14 乏善足陈
- 善:良好成绩;陈:陈述,告诉。情况如常,无可称道出处:《追求》:“正所谓贱体粗安,乏善足陈。”语法:乏善足陈作宾语;用于写信自谦。
大家在问
黜 字的笔顺写法
黜 字的笔顺怎么写
1、在汉语字典中“ 黜 ”字共有17画,笔顺写法是:竖 横折 点 撇 横 竖 横 提 点 点 点 点 竖折/竖弯 竖 竖 竖折/竖弯 竖
2、黜的笔顺写法图解:
3、动画演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