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棘铜驼简介
荆棘铜驼的意思
解释:
铜驼:铜制的骆驼,古代置于宫门外。形容国土沦陷后残破的景象。
出处:
《晋书 索靖传》:“靖有先识远量,知天下将乱,指铜驼叹曰:‘会见汝在荆棘中耳!’”
语法:
荆棘铜驼联合式;作主语、宾语;形容世乱荒凉。
示例:
荆棘铜驼心上泪,觚棱金爵劫余灰。(清 黄遵宪《术闻》诗)
荆棘铜驼相关词语
- 1 荆钗布袄
- 荆:灌木名;钗:妇女的发饰。荆枝为钗,粗布为衣。形容妇女装束简陋寒素出处:元·汪元享《朝天子·归田》曲:“妻从俭荆钗布袄,子甘贫陋巷箪瓢。”语法:荆钗布袄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女性的装束。
- 2 铁壁铜墙
- 比喻十分坚固,不可摧毁的事物。出处: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60回:“果然是铁壁铜墙,端的是人强马壮。”语法:铁壁铜墙联合式;作宾语、定语;比喻牢不可破的工事。示例:贺敬之《放歌集·放声歌唱》:“我们党的心,和六万万人民的心,结成的联盟,是何等伟大的铁壁铜墙。”
- 3 荆山之玉
- 荆山:山名,此山产宝玉,据传和氏璧就出自此山。比喻极珍贵的东西。出处:三国 魏 曹植《与杨德祖书》:“人人自谓握灵蛇之珠,家家自谓抱荆山之玉。”语法:荆山之玉作宾语;指极珍贵的东西。
- 4 三日不弹,手生荆棘
- 弹:用手指拨弄。三天不弹琴,手就像长满荆棘那样不灵活。比喻技艺不经常练习,就会生疏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86回:“这果真是‘三日不弹,手生荆棘。’”语法:三日不弹,手生荆棘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 5 棘没铜驼
- 棘:荆棘;没:淹没。丛生的荆棘把宫殿门前的铜驼淹没了。形容国破家亡的惨败景象出处:宋·陆游《剑南诗稿·囚山》:“此生终遣英雄笑,棘没铜驼六十年。”语法:棘没铜驼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 6 废铜烂铁
- 一堆破烂金属。借指无用的东西出处:李云德《沸腾的群山》:“残缺不全的凿岩机,卷扬机,糟电线,破桌子,铁锈斑斑的破罐笼,还有一堆堆废铜烂铁,没有一件完整的东西。”语法:废铜烂铁作宾语、定语;多用于口语。
- 7 蓬门荆布
- 蓬门:用蓬草编成的门,借指贫苦人家;荆布:用荆棘做成的布匹,形容寒酸。蓬门荆布指穷苦的人家。
- 8 破铜烂铁
- ①破旧锈烂无用的铜铁器。②泛指各种破旧无用的器物。出处:清·龚自珍《杭大宗逸事状》:“买破铜烂铁,陈于地卖之。”语法:破铜烂铁作主语、宾语、定语;指破旧的东西。示例:林海音《城南旧事》:“这不是收买破铜烂铁的那小子吗?”
- 9 繁鸟萃棘
- 萃:集聚;棘:酸枣树。众多的鸟聚集在酸枣树上。比喻暗中做坏事是掩盖不住的出处:战国·楚·屈原《楚辞·天问》:“何繁鸟萃棘,负子肆情?”语法:繁鸟萃棘作宾语、定语;多用于比喻句。示例:有些人总以为自己做的坏事是人不知鬼不觉,殊不知繁鸟萃棘,世上本来就没有不透风的墙,还是那句古话说的到位,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 10 铜城铁壁
- 见“铜墙铁壁”。出处:清·严如熤《三省边防备览·策略》:“民间之作寨堡者,亦饬令仿效为之,处之铜城铁壁矣。”语法:铜城铁壁作主语、宾语;指十分坚固。
- 11 茨棘之间
- 形容穷苦人家简陋的住房。出处:汉·仲长统《昌言·理乱》
- 12 铜壶漏断
- 铜壶:古代计时的漏器。用铜壶盛水滴漏来计时刻。指一天时间已经过去,夜已深出处:唐·温庭筠《鸡鸣埭歌》:“铜壶漏断梦初觉,宝马尘高人未知。”语法:铜壶漏断作宾语、定语;指时光流逝。
- 13 铁狱铜笼
- 形容密闭森严的监牢。出处:郭沫若《星空·孤竹君子之二》:“那儿是奴役因袭的铁狱铜笼,那儿有险狠、阴贼、贪婪,涌聚如蜂。”语法:铁狱铜笼作宾语、定语;多用于比喻句。
- 14 铁壁铜山
- 比喻坚强可靠的势力。出处:清·感惺《游侠传·侠圆》:“有这两位豁刺刺的大头脑做我的铁壁铜山,难道这小小官儿,不让我自由做做么?”语法:铁壁铜山作宾语、定语;多用于比喻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