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溺不援简介
视溺不援的意思
解释:
看到人淹没在水里而不拉他一把。比喻见到人处于危险境地而置之不理。
出处:
清·无名氏《赛红丝》五:“临渴掘井,固是不弟不情;视溺不援,在吾兄亦觉太忍。”
视溺不援相关词语
- 1 衣不及带
- 穿衣服来不及把腰带系上出处:《后汉书·王充传》
- 2 不得开交
- 交:相错,纠缠。形容没法解开或摆脱。出处:?语法:不得开交作状语;形容无法了结,不能摆脱。示例:我已经忙得不得开交了
- 3 不避子卯
- 子、卯:古人认为子日和卯日为恶日。不回避子、卯等不吉利的日子。指不迷信,没有忌讳。出处:《仪礼·士丧礼》:“朝夕哭,不辟子卯。”
- 4 言之无文,行之不远
- 说话没有文采,就传播不远。亦作“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言之不文,行之不远”。出处:《左传 襄公二十五年》:“仲尼曰:‘《志》有之:“言以足志,文以足言。”不言,谁知其志?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语法:言之无文,行之不远作宾语、分句;用于劝诫人。示例:今人徙知‘言之无文,行之不远’,而不知言之无物,又何用文为乎?胡適《文学改良刍议》
- 5 不知起倒
- 不知利害,不知高低。出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五回:“你可知他一面在这里服药,一面在那边戕伐,碰了个不知起倒的医生还给他服点燥烈之品,正是‘泼油救火’,恐怕他死得不快罢了。”语法:不知起倒作谓语、定语;指不知好歹。示例: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85回:“你可知他一面在这里服药,一面在那边戕伐,碰了个不知起倒的医生还给他服点燥烈之品。”
- 6 欲求不满
- 做事情急于求成,如果成功不了,就会用一种消极的态度取得一些心理平衡。
- 7 不祧之宗
- 不迁入祧庙的祖先。比喻创立某种事业而受到尊崇的人。祧:古代帝王的出处:清 黎庶昌《序》:“曾文正公略师班氏,其文规恢闳阔,遂崒然直哜两汉,况进于此者邪?故今断以马、班、韩、欧为百世不祧之宗云。”语法:不祧之宗作主语、宾语;指创业之祖。
- 8 秤不离砣
- 比喻事物有连带关系。也形容两人关系亲密,经常不离开。出处:孙锦标《通俗常言疏证 什物》:“《合纵记》剧:自古道:‘公不离婆,秤不离砣。’《梦笔生花弦索乐府》:‘水不离波,秤不离砣。’”语法:秤不离砣主谓式;作分句,与公不离婆连用。示例:常言道:公不离婆,秤不离砣,他们经常在一起
- 9 虎视眈眈
- 眈眈:注视的样子。像老虎一样凶狠地注视着。形容心怀不良;伺机攫取。出处:《周易 颐》:“虎视耽耽,其欲逐逐。”语法:虎视眈眈主谓式;作定语、状语;含贬义,形容心怀不善,伺机攫取。示例:你看这里这些人,因见老太太多疼了宝玉和凤姐姐两个,他们尚虎视眈眈,背地里言三语四的,何况于我?(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四十回)
- 10 不辨真伪
- 辨:分辨。伪:虚假。无法辨别真的和假的。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三十九回:“晋文公先年过曹,曹人多有识得的,其夜仓卒不辨真伪。”语法:不辨真伪作谓语;用于处事。示例:清·许奉恩《里乘》第三卷:“一时贵耳贱目者,不辨真伪,遽以名士相推。”
- 11 摸不着头脑
- 指弄不清是怎么回事。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81回:“袭人一时摸不着头脑,也只管站在旁边呆呆的看着他。”语法:摸不着头脑作谓语、状语;指不知是怎么回事。示例:朱自清《不知道》:“你摸不着头脑,还是一般无二。”
- 12 朽木不雕
- 朽坏的木头无法雕刻。比喻人不上进,无法成材。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公冶长》:“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语法:朽木不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含贬义。示例:你这个人真是朽木不雕
- 13 矢志不移
- 发誓立志;决不改变。出处: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仇大娘》:“仲叔尚廉利其嫁,屡劝驾,邵氏矢志不摇。”语法:矢志不移动宾式;作谓语、状语;含褒义。示例:冯雪峰《论》:“他是以这样的精神品质来矢志不移地为人民服务。”
- 14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 困:贫乏。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缺点;教学以后,才知道自己的知识贫乏出处:西汉·戴圣《礼记·学记》:“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语法: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作宾语、分句;用于劝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