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减一升简介
算减一升的意思
解释:
形容计算精妙准确。
出处:
晋·葛洪《西京杂记》卷四:“曹元理算东西米,东不差圭合;西差一升,因为里面藏有一只大鼠,其体积可容一升。”
算减一升相关词语
- 1 不直一钱
- 直:通“值”,价值。比喻毫无价值或无能、品格卑下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魏其武安侯列传》:“生平毁程不识不直一钱,今日长者为寿。”语法:不直一钱动宾式;作谓语;形容身无分文。
- 2 网之一目
- 目:孔、眼儿。 网和一个眼。比喻离开整体,孤立的一个不起作用。出处:《淮南子·说山训》:“有鸟将来,张罗而待之,得鸟者,罗之一目也。今为一目之罗,则无时得鸟矣。”
- 3 一咏三叹
- 一个人领头唱,三个人和着唱。原指音乐和歌唱简单而质朴。后转用来形容诗婉转而含义深刻。出处:《荀子·礼论》:“清庙之歌,一倡而三叹也。”
- 4 二者必居其一
- 居:占。只能在两者中选择其中的一种出处:战国 邹 孟轲《孟子 公孙丑下》:“前日之不受是,今日之受非也;今日之受是,则前日之不受非也。夫子居一于此矣。”语法:二者必居其一作宾语、定语、分句;指两种选其一。示例:《毛泽东选集 中共发言人评南京行政院的决议》:“而如果要谈判,则只有取消这个毫无理由的‘决议’,二者必居其一。”
- 5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 蔽:遮。一片树叶挡住了眼睛,连面前高大的泰山都看不见。比喻为局部现象所迷惑,看不到全局或整体。出处:《鹗冠子 天则》:“一叶蔽目,不见太山;两耳塞豆,不闻雷霆。”语法: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复句式;作宾语、分句;含贬义。示例:你们不能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仅仅因为一些小的失误就全盘否定我们所取得的成就。
- 6 一根一板
- 方言。原原本本,一五一十。
- 7 一沐三捉发
- 沐:洗头;捉:用手攥住。洗一次头要停顿三次。形容渴求贤才,谦恭下士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鲁周公世家》:“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语法:一沐三捉发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8 一诺千金
- 许下的一个诺言有千金的价值。比喻说话算数;极有信用。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季布栾布列传》:“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语法:一诺千金偏正式;作谓语;常与出言不苟连用。示例:夫人而诚一诺千金,更无食言也者。(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二折金圣叹批)
- 9 一龙九种种种有别
- 比喻各人的品质、爱好都不相同出处:明·杨慎《升庵外集》
- 10 各霸一方
- 各:各自;霸:强横占据。指凭借势力各自称霸一个地方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73回:“方今天下分崩,英雄并起,各霸一方。”语法:各霸一方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地方势力等。示例:陶菊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第43章:“他们各霸一方,形成‘国中之国’,省政府无权过问。”
- 11 一灯如豆
- 一盏灯只有豆粒大小的火苗。形容灯光昏暗出处:清·沈复《浮生六记》第一卷:“一灯如豆,罗帐低垂,弓影杯蛇,惊神未定。”语法:一灯如豆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示例:清·魏秀仁《花月痕》第27回:“和衣躺到三更后,一灯如豆,炉火不温。”
- 12 略胜一筹
- 筹:筹码;古代用以计数的工具;多用竹子制成。指比较之下;稍强一点。出处:清 秋瑾《致秋誉章书》:“哥哥虽稍胜一筹,而无告语则同,无戚友之助亦同,所幸者生为男子耳,结局纵胜妹十倍也。”语法:略胜一筹动宾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褒义。示例:这时,只要不是下等签,他就会感到一些满足,何况这比“中下”还略胜一筹。(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十九章)
- 13 百不为多,一不为少
- 指难得的好人或好东西。出处:《南史 任昉传》:“褚彦回尝谓遥曰:‘闻卿有令子,相为喜之。所谓百不为多,一不为少。’由是闻声藉甚。”语法:百不为多,一不为少作谓语、定语、宾语;指好东西或人。示例:然不难得则不足为佳物,古人亦云‘百不为多,一不为少’者,谓此也。宋 赵彦卫《云麓漫钞》卷十四
- 14 淹淹一息
- 形容呼吸微弱,濒于死亡。出处:《儒林外史》第十五回:“马二先生大惊,急上楼进房内去看,已是淹淹一息,头也抬不起来。”语法:淹淹一息作谓语、定语、状语;指临近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