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钧持轴简介
秉钧持轴的意思
解释:
执政掌权。
出处:
明 唐顺之《答曾石塘总制》:“使继此而进以秉钧持轴,则夫不动声色而坐销天下之隐忧。
语法:
秉钧持轴作谓语、定语;指当权。
秉钧持轴的近反义词
- 近义词
- 秉钧当轴
秉钧持轴相关词语
- 1 持管窥天
- 管:竹管;窥:从小孔或缝隙里看。通过竹管子的孔看天。比喻见闻狭隘或看事片面。
- 2 自出机轴
- 比喻作文章能创造出一种新的风格和体裁。同“自出机杼”。出处:明 胡应麟《诗薮 近体下》:“右丞辋川诸作,却是自出机轴。”语法:自出机轴作谓语、定语;用于文章。
- 3 持正不挠
- 挠:弯曲。主持公道,不偏不向,不屈服出处:《明史·蒋冕传》:“冕当正德之季,主昏政乱,持正不挠,有匡弼功。”语法:持正不挠作谓语、定语;用于为人。
- 4 牙签玉轴
- 卷型古书的标签和卷轴。借指书籍。牙,象牙;玉,美玉。形容书籍之精美。出处:《隐居通议·古赋一》引宋·傅幼安《味书阁赋》:“黄帘绿幕之闭,牙签玉轴之藏,出则连车,入则充梁。”清·余杯《板桥杂记·丽品》:“绮窗绣帘,牙签玉轴,堆列几案。”语法:牙签玉轴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示例:青衣引徐槐登阁,只见两旁排列书架,架上叠叠书卷,尽是牙签玉轴。清·俞万春《荡寇志》第一百三十二回
- 5 一秉大公
- 谓言论行事全秉公心。出处:明·张居正《答工部郎中刘公伯燮言用人毁誉》:“仆近来用人处事,一秉大公。”语法:一秉大公作谓语、定语;指大公无私。示例:那里有好人?本县为官,上不欺君,下不虐民,自到任二年之久,我一秉大公办事。坑余生《续济公传》第二回
- 6 持之有故
- 持:持论;立论;故:根据。所持的见解和主张有根据。出处:荀况《荀子 非十二子》:“纵情性,安恣睢,禽兽之行,不足以合文通治,然而其持之有故,其言之成理,足以欺惑愚众。”语法:持之有故主谓式;作谓语;用于学问、文章等。示例:他经过实地调查,提出这一看法,持之有故,完全可信。
- 7 持权合变
- 以权宜之计适应已经变化的局面。出处:清·梅曾亮《答朱丹木书》:“阁下前任剧邑,治悍民,不尚黄老;今官督粮道,乃尚黄老,此持权合变才也。”语法:持权合变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8 鹬蚌持争,渔翁得利
- 比喻双方争执不下,两败俱伤,让第三者占了便宜。出处:《战国策·燕策二》记载:蚌张开壳晒太阳,鹬去啄它,嘴被蚌壳夹住,两方面都不相让。渔翁来了,把两个都捉住了。
- 9 力钧势敌
- 同“力均势敌”。出处:《逸周书·史记》:“昔有南氏,有二臣贵宠,力钧势敌,竞进争权,下争朋党。”语法:力钧势敌作谓语、定语;用于矛盾冲突的双方。
- 10 刺虎持鹬
- 喻待机行事,一举两得。出处:《战国策·秦策二》及《史记·张仪列传》载:刺虎,战国时,陈畛说秦惠王,引卞庄子刺虎为喻,先待齐楚交战,乘其两败俱伤时进兵。持鹬,用“鹬蚌相持”之典。语法:刺虎持鹬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示例:臣是以反复于前代以蛮攻蛮之成效,而知刺虎持鹬,功在乘时。固不在勤天之力以求之也。清·魏源《圣武记》卷六
- 11 蚌鹬相持
- 比喻双方相争,两败俱伤,徒使第三者得利。出处:《战国策 燕策二》:“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钳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翁得而并禽之。”语法:蚌鹬相持作宾语、定语;指两者相争。示例:天方厌羌,内难屡起,权臣擅事,蚌鹬相持。宋 秦观《边防中》
- 12 危而不持
- 持:扶助,支持。国有危急之事,不须外力扶助便能安然平息出处:战国·鲁·孔丘《论语》:“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语法:危而不持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示例:《晋书·周浚传》:“召而不入,危而不持,亦天下之罪人也。”
- 13 勤俭持家
- 以勤劳节约的精神操持家务出处:毛泽东《农业合作化的一场辩论和当前的阶级斗争》:“要提倡勤俭持家,勤俭办社,勤俭建国。”语法:勤俭持家作主语、谓语、宾语;用于生活。示例:巴金《谈》:“钱不够花,也不想勤俭持家,却仍然置身在亲戚中间充硬汉。”
- 14 持衡拥璇
- 比喻掌握国家政权。出处:《北齐书 文宣帝纪》:“昔放勋驰世,沉璧属子;重华握历,持衡拥璇。”语法:持衡拥璇联合式;作谓语、定语;比喻掌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