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贡弹冠简介
王贡弹冠的意思
解释:
王:汉代王吉字子阳。贡:即贡禹。弹冠:拂去冠上的尘埃,喻将出来作官。比喻好朋友进退相随,取舍一致。也指一人得官,同类相庆。亦作“王阳在位,贡公弹冠”。
出处:
东汉·班固《汉书·萧育传》:“少与阵咸,朱博为友,著闻当世,往者有王阳、贡公,故长安语曰‘萧、朱结绶,王、贡弹冠’,言其相荐达也。”
语法:
王贡弹冠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王贡弹冠的近反义词
- 近义词
- 弹冠相庆
成语故事
- 汉宣帝时,琅琊人王吉和贡禹是很好的朋友,贡禹多次被免职,王吉在官场也很不得志。汉元帝时,王吉被召去当谏议大夫,贡禹听到这个消息很高兴,就把自己的官帽取出,弹去灰尘,准备戴用。果然没多久贡禹也被任命为谏议大夫
王贡弹冠相关词语
- 1 弹冠相庆
- 冠:帽子。掸去帽子上的尘土;表示庆贺。本指志同道合的朋友做了官;自己也必将得到引荐而庆幸。后指因即将做官而互相庆贺。也形容坏人得意;准备登台的样子。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王吉传》:“吉与贡禹为友,世称‘王阳在位,贡公弹冠’,言其取舍也。”语法:弹冠相庆偏正式;作谓语;含贬义,指坏人得意的样子。示例:他用不正当的手段坐上了公司的第一把交椅,他的同伙弹冠相庆。
- 2 裂冠毁冕,拔本塞源
- 冕:古代王侯卿大夫所戴的礼帽;本:树根。原比喻诸侯背弃礼法,侵犯天子的直接领地。后用作臣下推翻国君,夺取王位的代称。出处:《左传·昭公九年》:“伯父若裂冠毁冕,拔本塞源,专弃谋主,虽戎狄其何有余一人?”语法:裂冠毁冕,拔本塞源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示例:桂阳负众,轻问九鼎,裂冠毁冕,拔本塞源。(《南齐书 高帝记》)
- 3 武王伐纣
- 是指大约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姬发带领周与各诸侯联军起兵讨伐商王帝辛,最终建周灭商的历史事件。
- 4 弹射利病
- 直率的批评有利于改正缺点和错误出处:《三国志·蜀志·孟光传》
- 5 冠盖相属
- 冠盖:古代官吏的冠服和车盖,代指官吏;属:接连。形容政府的使节或官员,一路上往来不绝。也指世代仕宦,相继不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平准书》:“遣使冠盖相属于道,护之,下巴蜀粟以振之。”语法:冠盖相属作谓语;形容政府的使节或官员往来不绝。
- 6 植发冲冠
- 头发直竖,顶起帽子。形容盛怒或踊跃之状。出处:三国·魏·嵇康《养生论》:“壮士之怒,赫然殊观,植发冲冠。”语法:植发冲冠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7 黄冠草服
- 粗劣的衣着。借指平民百姓。有时指草野高逸。出处:明·唐顺之《与洪方洲郎中书》:“而所谓磊落超脱者,往往出于黄冠草服之间。”语法:黄冠草服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衣着。
- 8 山中无好汉,猢猻称霸王
- 俗语,比喻没有能人,普通人物亦充当主要角色。同“山上无老虎,猴子称大王”。
- 9 弹丝品竹
- 吹弹乐器,谙熟音乐。出处:宋 无名氏《张协状元》戏文开场:“但咱们,虽宦裔,总皆通。弹丝品竹,那堪咏月与嘲风。”明 杨柔胜《玉环记 皋谒延赏》:“尽称我弹丝品竹,沉李浮瓜,此处当追赏。”语法:弹丝品竹作谓语、宾语、定语;指会音乐。示例:富贵的备了佳肴美酒,携妓傲游,弹丝品竹,直要闹到月落西山,方才人影散乱。清 刘璋《凤凰池》第四回
- 10 濯缨弹冠
- 濯缨:洗涤帽缨;弹冠:弹去帽子上的灰尘。比喻准备出仕出处:《艺文类聚》第35卷:“今大道既隐,子生末季,沉溺流俗,眩惑名位,濯缨弹冠,谘诹荣贵。”语法:濯缨弹冠作谓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 11 冠袍带履
- 帽子、袍子、带子、鞋子。泛指随身的必须用品。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78回:“一个捧着文房四宝,一个捧着冠袍带履。”语法:冠袍带履作主语、宾语;泛指随身的必须用品。示例:陈荫荣《兴唐传·闹花灯》第15回:“昌平王冠袍带履穿戴好了,起身走出来上了轿。”
- 12 弹铗无鱼
- 铗:剑把。指处境窘困,有求于人。出处:西汉·刘向《战国策·齐策四》:“歌曰:‘长铗归来乎,食无鱼!’”语法:弹铗无鱼作宾语、定语;指引起人注意。示例:明·杨珽《龙膏记·邂逅》:“料不为弹铗无鱼,只若是文园消灭。”
- 13 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
- 经过瓜田,不可弯腰提鞋;经过李树下不要举起手来整理帽子。比喻避嫌疑出处:三国 魏 曹植《君子行》:“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语法: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复句式;作分句;比喻避嫌。示例:俗话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只要自己行得正,就没有什么可担心的。
- 14 南面称王
- 南面:古代帝王临朝坐北朝南。指称王称帝出处:《文选·孙楚》:“信能右折燕齐,左振扶桑,凌轹沙漠,南面称王。”语法:南面称王作谓语、定语、宾语;指称帝。示例:陈立德《前驱》:“梦见了当年独据一省南面称王的威风,醒来就辗转反侧,唉声叹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