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常不变简介
守常不变的意思
解释:
守:遵守;常:常规。按照常规不加改变。
出处:
三国·魏·嵇康《养生论》:“谓商无十倍之价,农无百斛之望,此守常而不变者也。”
守常不变相关词语
- 1 蓼虫不知苦
- 蓼的味苦,寄生于蓼的虫不觉得它苦。比喻人安于习惯,不知辛苦。出处:汉·东方朔《七谏》:“蓼虫不知徙乎葵菜。”
- 2 食不遑味
- 同“食不甘味”。出处:三国·魏·曹植《求自试表》:“今臣居外,非不厚也,而寝不安席,食不遑味者,伏以为二方未克为念!”语法:食不遑味作定语、状语;用于处事。
- 3 秀才不出门,而知天下事
- 秀才:指儒生。指有知识的人待在家里,也能知晓天下的事情出处:鲁迅《谚语》:“古之秀才,自以为无所不晓,于是有‘秀才不出门,而知天下事’这自负的漫天大谎。”语法:秀才不出门,而知天下事作宾语、分句;指学习的作用。
- 4 蛮不在乎
- 犹言满不在乎。不放在心上;不当一回事。《花城》1981年第2期:“‘放心啦,永安饭店那么高,掉下来头都碎了,她又没有身份证,认不出来的啦!’ 阿牛 蛮不在乎的回答。”
- 5 躲得和尚躲不得寺
- 寺:寺庙。指躲避一时,但终究不能根本逃避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54回:“你不愿慌,‘躲得和尚躲不得寺’。我自然有个料理。”语法:躲得和尚躲不得寺作宾语、定语;用于口语。
- 6 无坚不摧
- 形容力量非常强大;没有什么坚固的东西不能摧毁。出处:《旧唐书 孔巢文传》:“(田)乃就宴,悦酒酣,自矜其骑射之艺,拳略之勇,因曰:‘若蒙见用,无坚不摧。’”语法:无坚不摧紧缩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示例:其神勇艰苦的精神,充分显示了共产主义运动顽强的生命力,表现了共产党领导的军队无坚不摧的战斗力量。(刘伯承《回顾长征》)
- 7 情不自胜
- 胜:承受。无法忍受自己的感情出处:南朝·宋·宋明帝《罪始王休仁诏》:“官寻悲痛,情不自胜。”语法:情不自胜作谓语、状语;用于描写人的感情。
- 8 不置可否
- 置:搁;放;可:行;否:不行。不说对;也不说不对。指不明确表态。也作“不加可否。”出处:宋 汪藻《浮溪集》:“惟恐失人主之意,于政事无所可否。”语法:不置可否动宾式;作谓语、定语、状语;表示不敢发表意见。示例:吴荪甫不置可否地淡淡一笑,转身就坐在一张椅子里。(茅盾《子夜》十)
- 9 高不成,低不就
- 高而合意的,做不到或得不到;做得了、能得到的,又认为低而不肯做或不肯要(多指选择工作或配偶)。出处:宋·陈师道《宿柴城》诗:“起倒不供聊应俗,高低莫可只随缘。”语法:高不成,低不就作谓语、分句;形容进退两难处境。示例:那边顺娘却也红鸾不照,天喜未临,高不成,低不就,也不曾许得人家。(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二十三)
- 10 不知所厝
- 同“不知所措”。出处:晋·庚亮《让中书令表》:“忧惶屏营,不知所厝。”语法:不知所厝作谓语、状语;指处境很为难。
- 11 不打不相识
- 指经过交手,相互了解,能更好地结交、相处出处: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38回:“戴宗道:‘你两个今番却做个至交的弟兄。常言道:不打不成相识。’”语法:不打不相识复句式;作分句;形容经过交手而结交。示例:上次闹了点误会,还记在心里?不打不相识嘛。来,里面坐。陆文夫《不平者》
- 12 无孔不入
- 孔:小洞。有空子就钻。比喻利用一切机会去活动。出处: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35回:“况且上海办捐的人,钻头觅缝,无孔不入,设或耽搁下来,被人家弄了进去,岂不是悔之不及。”语法:无孔不入紧缩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示例:帝国主义对其殖民地的经济掠夺是无孔不入的。
- 13 刚正不阿
- 刚:刚直;直:正直;不阿:不逢迎。刚直方正而不逢迎附合出处: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一员官》:“济南同知吴公,刚正不阿。”语法:刚正不阿联合式;作谓语、定语;指刚强正直,不逢迎。示例:济南同知吴公,刚正不阿。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一员官》
- 14 不習水土
- 不能适应某个地方的气侯、饮食等。出处:《通俗编 地理引南史 王融传》:“上以魏所送马不称,使融问之,宋弁答曰:当是不習水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