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满气得简介
志满气得的意思
解释:
犹志得意满。
出处:
唐·韩愈《与崔群书》:“贤者恒无以自存,不贤者志满气得。”
语法:
志满气得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示例:
是以比年以来,此辈类皆高官厚禄,志满气得,而生民日益困苦,无复聊赖。宋·朱熹《庚子应诏封事》
志满气得相关词语
- 1 拼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
- 剐:古代酷刑,割肉。比喻再难的事,拼着一死也敢干下去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68回:“拼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语法:拼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作定语、分句;指大无畏精神。
- 2 恶贯满盈
- 恶:罪恶;贯:穿钱的绳子;每一千枚为一贯;盈:满。罪恶多得像穿钱一样;已经穿满了一贯还没完。形容罪大恶极已经到该受惩罚的时候了。出处:《尚书 泰誓》上:“商罪贯盈,天命诛之。”语法:恶贯满盈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形容人很坏。示例:你今日恶贯满盈,有何理说。(元 无名氏《硃砂担》第四折)
- 3 出言吐气
- 犹言谈吐。指说话。出处:南唐·刘崇远《金华子杂编》卷上:“[魏公]与国夫人卢氏偶坐于堂,公忽微笑不已,夫人讶而讯之,曰:‘此中有乐人孙子,多出言吐气,甚令人笑。’”语法:出言吐气作谓语、宾语;指人的说话等。示例:王庆听他两个人出言吐气,也猜着是黄达了,假意上前来劝,只一枷,望黄达膀上打去。《水浒传》第一○三回
- 4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 方:始;人上人:指才能出众的人。吃得千辛万苦,才能获取功名富贵,成为别人敬重的人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一回:“这才合了俗语说的一句话,叫做‘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语法: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作宾语、定语;用于劝诫人。示例:高阳《胡雪岩全传·萧瑟洋场》:“瑞香,你总要记牢,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 5 下气怡声
- 下气:态度恭顺:怡声:声音和悦。形容声音柔和,态度恭顺。出处:西汉 戴圣《礼记 内则》:“及所,下气怡声,问衣燠寒。”语法:下气怡声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形容声音柔和,态度恭顺。示例:韦君宜《似水流年·乘公路汽车旅行记》:“我走上前去,下气怡声提出我的要求,说明我的要求,说明我的情况。”
- 6 永志不忘
- 永远记住,不遗忘。出处:冰心《〈儿童文学选〉序言》:“捻军的失败,也引起人民无尽的悲愤,他们对起义的英雄们是永志不忘的。”语法:永志不忘作谓语、定语;用于事情等。示例:范蠡(含蓄地):‘敬谢伍相国的忠告,这一切,我们君臣永志不忘。’曹禺等《胆剑篇》第一幕
- 7 足高气扬
- 犹言趾高气扬。语本《战国策·齐策三》:“公孙戍趋而去。未出,至中闺,君召而返之,曰:‘子教文无受象床,甚善。今何举足之高,志之扬也?’”出处:《战国策·齐策三》:“公孙戍趋而去。 未出,至中闺,君召而返之,曰:‘子教文无受象床,甚善。今何举足之高,志之扬也?’”语法:足高气扬作谓语、定语、状语;指人的神态。示例:若初进者足高气扬,凌轹前辈。明·沈德符《野获编·谐谑·术艺》
- 8 血气方盛
- 血气:精力;方:正。形容年青人精力正旺盛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杨终传》:“黄门郎年幼,血气方盛,既无长君退让之风,而要结轻狡无行之客。”语法:血气方盛作谓语、定语;用于年轻人。
- 9 沾沾自满
- 犹言沾沾自喜。出处: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三九:“但文采正在沾沾自满于对江世荣的胜利的时候,他并不懂得这只是激动了群众的情绪,这还不能说,群众已完全觉悟,形成了一个运动。”语法:沾沾自满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书面语。
- 10 气数已衰
- 气数:命运。形容人已生命垂危,即将死亡或没有生命力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回:“汉东都洛阳,二百余年,气数已衰。”语法:气数已衰作谓语、定语;用于垂死的事物。
- 11 志洁行芳
- 志向高洁,品行端正。出处:《后汉书 张堪传》:“年十六,受业长安,志美行厉,诸儒号曰圣童。”语法:志洁行芳作谓语、定语;用于为人。示例:虽感时抚事,亦志洁行芳。刘师培《文说》
- 12 得道多助
- 指符合道义者则能得到多数人的帮助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公孙丑下》:“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语法:得道多助作宾语、定语;用于劝诫人。示例:我则得道多助,彼则众叛亲离。孙中山《军人精神教育》第二章
- 13 情趣相得
- 情趣:性情志趣。彼此间的性情志趣投合出处:《南齐书·孔稚珪传》:“稚珪风韵清疏,好文咏,饮酒七八斗,与外兄张融,情趣相得。”语法:情趣相得作谓语、定语;用于人际关系。
- 14 穿井得人
- 比喻话传来传去而失真。出处:汉·王充《论衡·书虚》:“丁氏穿家井,井中得一人。”语法:穿井得人作宾语、定语;指谣言。示例:我们经常会碰到“穿井得人”之类的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