膏唇岐舌简介
膏唇岐舌的意思
解释:
犹言膏唇拭舌。岐舌,谓舌头上耍花招,说话反复无常。
出处:
清·钱谦益《复李叔则书》:“生平迂愚,耻以文字媚人,况敢膏唇岐舌,以诳知己。”
膏唇岐舌相关词语
- 1 杨朱泣岐
- 《荀子·王霸》:“杨朱哭衢途曰:‘此夫过举蹞步而觉跌千里者夫!’哀哭之。”谓在十字路口错走半步,到觉悟后就已经差之千里了,杨朱为此而哭泣。后常引作典故,用来表达对世道崎岖,担心误入歧途的感伤忧虑,或在歧路的离情别绪。出处:《荀子·王霸》:“杨朱哭衢途曰:‘此夫过举蹞步而觉跌千里者夫!’哀哭之。”谓在十字路口错走半步,到觉悟后就已经差之千里了,杨朱为此而哭泣。
- 2 箝口结舌
- 结舌:舌头转不动。闭口不说话。形容不敢讲话出处:宋·司马光《乞改求谏诏书札子》:“是诏书始于求谏,而终于拒谏也,臣恐天下之士益箝口结舌,非国家之福也。”语法:箝口结舌作谓语、宾语;指闭口不说。示例:鲁迅《书信集·致李秉中》:“国内颇纷纭多事,简直无从说起,生人箝口结舌,尚虞祸及,读明末稗史,情形庶几近之。”
- 3 油嘴狗舌
- 抹了油的嘴,像狗一样的舌头。形容说话油滑,内容低劣出处: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76回:“你会唱的甚么好成样的套数儿,左右是几句,东沟窝,西沟灞,油嘴狗舌,不上纸笔的。”语法:油嘴狗舌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说话。
- 4 弄口鸣舌
- 弄口:逞巧辩,搬弄是非;鸣:发声。掉弄口舌。指巧言辩饰或挑拔是非。出处:南朝梁·任昉《奏弹范缜》:“弄口鸣舌,只足饰非。”语法:弄口鸣舌作谓语、宾语;指挑拔是非。示例:请不要弄口鸣舌了
- 5 摇吻鼓舌
- 耍嘴皮,嚼舌头。形容耍弄嘴皮进行挑拨煽动,泛指卖弄口才出处:宋·陈亮《辩士传序》:“一时鲜廉寡耻之徒往来乎其间,摇吻鼓舌,劫之以势,诱之以利。”语法:摇吻鼓舌作谓语、宾语、定语;指卖弄口才。
- 6 膏梁子弟
- 旧时指官僚、地主、有钱人家的子弟。出处:唐 颜师古《叙》:“若夫缙绅秀彦、膏粱子弟,谓之鄙俚,耻于窥涉,遂使博闻之说,废而弗明。”语法:膏梁子弟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定语;指有钱人家的子弟。
- 7 挑唇料嘴
- 见“挑牙料唇”。出处:元·李致远《还牢末》第一折:“谁与你挑唇料嘴,辨别个谁是谁非。”语法:挑唇料嘴作谓语、宾语、定语;指吵架。
- 8 舌挢不下
- 挢:翘起。翘起舌头,久久不能放下。形容惊讶或害怕时的神态。出处:《史记·扁鹊苍公列传》:“中庶子闻扁鹊言,目眩然而不瞚,舌挢然而不下。”语法:舌挢不下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惊讶或恐惧时。示例:次日长闻报,仰面视天,舌挢不能下。(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十)
- 9 南蛮鴃舌
- 鴃:即伯劳。原为孟子讥讽楚人许行说话如鸟语。后用以讥笑操南方方言的人。出处:《孟子 滕文公上》:“今也南蛮鴃舌之人,非先王之道。”语法:南蛮鴃舌作宾语、定语;用于讥笑南方的语言。示例:彼时江以南,为南蛮鴃舌之乡。清 采蘅子《虫鸣漫录》
- 10 丰干饶舌
- 丰干:也作封干,唐代僧人名;饶舌:多嘴。不爱说话的人也会多嘴出处:《宋高僧传》第19卷:“二僧笑道:‘丰干饶舌。’”语法:丰干饶舌作宾语、定语;用于口语。
- 11 反唇相讥
- 反唇:原指翻嘴唇表示不服气;引申为顶嘴。讥:讽刺、挖苦、嘲笑。反过嘴来讥讽对方。出处:清 俞樾《古书疑义举例 误增不字义》:“于是知不善读书而率臆妄改,皆与古人反唇相讥也。”语法:反唇相讥偏正式;作谓语、状语;用于争斗的场合。示例:济渡满不买帐,反唇相讥:“皇上信得过我,干您哪一条?”(华而实《汉衣冠》七)
- 12 驴唇不对马嘴
- 比喻说话写文章;前言不搭后语;两不相合。出处: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第19卷:“驴唇马嘴夸我解问,十转五绕你从朝。”语法:驴唇不对马嘴主谓式;作补语;含贬义。示例:老师提出的问题他由于精神分散而没听清楚,回答得驴唇不对马嘴。
- 13 轻口薄舌
- 见“轻嘴薄舌”。出处: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这酸子轻口薄舌,专会做词。”语法:轻口薄舌作谓语、定语;指尖酸刻薄。
- 14 病在膏肓
- 见“病入膏肓”。出处:宋·朱熹《与台端书》:“今天下之病在膏肓者久,夫人而能知之,夫人而欲言之,顾以不当其任,虽欲一效其伎而无所施耳。”语法:病在膏肓作谓语、定语;用于事物或人。示例:便遇秦和医国手,只恐他病在膏肓怎救?明邵璨《香囊记·问卜》
大家在问
膏 字的笔顺写法
膏 字的笔顺怎么写
1、在汉语字典中“ 膏 ”字共有14画,笔顺写法是:点 横 竖 横折 横 点 横撇/横钩 竖 横折 横 竖 横折钩 横 横
2、膏的笔顺写法图解:
3、动画演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