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以为常简介
习以为常的意思
解释:
习:习惯;常:平常。指某种事情经常去做;或某种现象经常看到;也就觉得平常了。
出处:
《逸周书常训》:“民生而有习有常,以习为常。”
语法:
习以为常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用于人或事。
示例:
余大先生在虞府坐馆,早去晚归,习以为常。(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十八回)
成语造句
- 1.对于这个心直口快的朋友,我们都已经习以为常。
- 2.科学家对科研道路上的各种困难早就习以为常了。
- 3.就如同我们的心,有时柔软,有时坚硬。常会因为一句话掉泪,又会对太多事见怪不怪习以为常。唯一值得庆幸的是,我们都在文字里美好。
- 4.若无其事写出店员充分理解我此时的心情,避免了我的尴尬,也说明他经常帮助像我这样的贫困读者,已习以为常。
- 5.教师在课堂上应在学生习以为常的地方挖掘出新东西来,这样才有吸引力。
- 6.光明一直在我们身边,我们却司空见惯习以为常。
英语翻译
- 英语:
be quite used to
- 日语:
いつもすることが習慣(しゅうかん)となる
- 俄语:
войти в привычку <привыкáть>
- 其他:
<德>an etwas gewǒhnt sein<法>avoir pris l'habitude de <être habitué,accoutumé à>
习以为常相关词语
- 1 安于所习
- 安:习惯于。习惯于自己所熟悉的东西。指习惯对人的制约出处:明 袁宏道《叙梅子马王程稿》:“人情安于所习,故虽至美,亦以至恶掩也。”语法:安于所习作谓语;指习惯的作用。
- 2 转凡为圣
- 将平常人转化为圣人出处:宋·释延寿《宗镜录》:“还丹一粒,转铁为金;至理一言,转凡为圣。”语法:转凡为圣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3 安堵如常
- 像原来一样相安无事出处:《史记·高祖本纪》
- 4 为文作诗
- 《世说新语·排调》:“郝隆为桓公南蛮参军,三月三日会,作诗。揽笔便作一句云:‘娵隅跃清池。
- 5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 不孝顺的行为有很多种,没有尽到后代的责任就像父母不存在一样的行为是最为不孝顺的。出处:孟子离娄上:「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朱注:「于礼不孝者有三事:阿意曲从,陷亲于不义,一也;家贫亲老,不为禄仕,二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也。三者中无后为大。」阿。阿意曲从,委曲己意而听从他人。语法:传宗接代 代代相传 香火不断
- 6 安常履顺
- 习惯于正常生活,处于顺利境遇出处:清 方苞《方任二贞妇传》:“凡士之安常履顺而自检其身,与所以施于家者,其事未若二妇人之艰难也,而乃苟于自恕,非所谓失其本心者与?”语法:安常履顺联合式;作谓语、定语;指习惯于安逸的生活。
- 7 以规为滇
- 比喻不重视别人的规劝
- 8 为之动容
- 内心有所感动而表现于面容出处:《三国志》示例:听到老王那段椎心泣血的遭遇,每个人都为之动容。
- 9 日以为常
- 经常做某件事,成了惯例常规。出处:金·王若虚《<论语>辨惑》:“不然则予之耽寝,日以为常,记者语简而不尽其详,亦不可知。”语法:日以为常作谓语、定语;用于人或事。示例:清·珠泉居士《续板桥杂记·轶事》:“妪往来两地,日以为常。”
- 10 游居有常
- 常:正常,常规。外出或家居都要遵守常规。出处:《管子·弟子职》:“志毋虚邪,行必正直,游居有常,必就有德。”
- 11 清静无为
- 道家语。春秋时期道家的一种哲学思想和治术。指一切听其自然,人力不必强为。出处:唐 贾至《虙子贱碑颂》:“鸣琴汤汤,虙子之堂,清静无为,邑人以康。”语法:清静无为作宾语、定语;指一切事情听其自然。示例:高阳《胡雪岩全传·红顶商人》:“不过清静无为、与民休息这两句话是听得懂。”
- 12 反客为主
- 客人反过来成为主人。比喻变被动为主动或变次要为主要。出处: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71回:“可激劝士卒拔寨前进,步步为营,诱渊来战而擒之,此乃反客为主之法。”语法:反客为主连动式;作谓语、定语;比喻变被动为主动。示例:拔寨前进,步步为营,诱渊来战而擒之,此乃反客为主之法。(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七十一回)
- 13 以利相倾
- 依靠钱财争权夺利,互相排挤。
- 14 习惯自然
- 惯:同“贯”。习惯了就成为很自然的事出处:清·吴趼人《糊涂世界》第二卷:“随机应变,迎合上意,久而久之,习惯自然,便自能迎刃而解了。”语法:习惯自然作宾语、分句;指习久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