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指戳戳简介
指指戳戳的意思
解释:
指在人背后用手指点着说
出处:
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41回:“其中就有好性儿的跟着他,三三两两在背后指指戳戳。”
语法:
指指戳戳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处事。
示例:
叶赫那拉·图鸿《乾隆皇帝》第一章:“杭州城里敢在穆将军面前指指戳戳的现在还没有一个。”
指指戳戳的近反义词
- 近义词
- 指指点点
成语造句
- 1.后者则毫无身为高级货的自觉,转而指指戳戳铺子里的各种大小器物。
- 2.老四伸出手把张汤氏指指戳戳的手抓住,握在手中用力地蜷,张汤氏的手指关节被蜷得卡卡地响。
- 3.黑大个儿面前铺放着一张海南岛的大比例地图,手指头在最北段某个点上指指戳戳。
- 4.大商没有后世封建社会那么多繁文缛节,女子们也不用怕抛头露面便被人指指戳戳而莫名地“失了名节”。
- 5.细长的探测杆到处指指戳戳,瞬间就完成了对全船的武器核查。
- 6.在目前这股热潮中,对那些不道德的记者指指戳戳是多么的容易。
指指戳戳相关词语
- 1 指日可待
- 形容不要多久就可达到目的(指日:可以指出日期)。出处:三国 蜀 诸葛亮《出师表》:“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可待也。”语法:指日可待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褒义。示例: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指日可待。
- 2 弹指之间
- 比喻时间极短暂。出处:清·黄宗羲《王仲沩侍御过龙虎草堂》诗:“十年有五惊弹指,又复烦君入剡中。”语法:弹指之间作宾语;比喻时间极短暂。示例:他在这弹指之间就做成了这事
- 3 血指汗颜
- 手指出血,脸上冒汗。 形容不善其事的窘态。
- 4 指麾可定
- 谓一经调度安排,不须多久,局势即可平定。语本《史记·陈丞相世家》:“诚各去其两短,袭其两长,天下指麾则定矣。”《汉书·陈平传》作“天下指麾即定矣”。出处:语出《史记·陈丞相世家》:“诚各去其两短,袭其两长,天下指麾则定矣。”《汉书·陈平传》作“天下指麾即定矣”。语法:指麾可定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示例:是时高宗锐意河南,以为指麾可定。《陈书·蔡景列传》
- 5 发踪指使
- 操纵指挥。同“发纵指使”。出处:邹韬奋《萍踪忆语》四:“美国在一九一七年的参加世界大战,也是出于华尔街的发踪指使。”语法:发踪指使作谓语、定语、宾语;指幕后指使。
- 6 以指测河
- 用手指测量河水的深浅。比喻达不到目的。出处:《荀子·劝学》:“不道礼宪,以《诗》、《书》为之,譬之犹以指测河也,以戈舂黍也,以锥餐壶也,不可以得之矣。”语法:以指测河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 7 令人发指
- 令:使得;发指:头发竖起来。愤怒得使人头发都竖直起来。也作“令人发竖。”出处:庄周《庄子 盗跖》:“谒者入通,盗跖闻之大怒,目如明星,发上指冠。”语法:令人发指兼语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示例:历年以来,不知害了我们多少同志,说来真真令人发指。(清 岭南羽衣女士《东欧女豪杰》第二回)
- 8 指冬瓜骂葫芦
- 指表面上骂这个人,实际上骂那个人语法:指冬瓜骂葫芦作谓语、宾语;指指桑骂槐。示例:你不要在此指冬瓜骂葫芦
- 9 指南攻北
- 犹声东击西。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百十一回:“蜀人或声东击西,指南攻北,吾兵必须分头守把。”语法:指南攻北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处事。
- 10 食指大动
- 原指有美味可吃的预兆,后形容看到有好吃的东西而贪婪的样子。出处:《左传·宣公四年》:“楚人献鼋于郑灵公,公子宋与子家将见,子公之食指动。”语法:食指大动作谓语、定语;指有美味可吃的预兆。示例:食指大动的预兆不一定准
- 11 戟指怒目
- 指着人,瞪着眼。形容大怒时斥责人的神态。出处:马辂《国共和谈演义》第六回:“张学良还要解释,蒋早气得七窍生烟,戟指怒目。抗日,抗日,等我死了以后,你再去抗日好了!”语法:戟指怒目作谓语、定语;指发怒。示例:他戟指怒目,义正辞严,出了胸中恶气
- 12 颐指进退
- 颐指:以下巴动向示意。形容指挥人时的傲慢神态出处:《旧唐书·郭子仪传》:“麾下老将若李怀光辈数十人,皆王侯重贵,子仪颐指进退,如仆隶焉。”语法:颐指进退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 13 指槐骂柳
- 指着桑树骂槐树。比喻表面上骂甲,实际上是骂乙出处:老舍《四世同堂》:“然后,指槐骂柳的仍对两位小姐发言,而目标另有所在……”语法:指槐骂柳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处事。
- 14 指皁为白
- 谓混淆黑白,颠倒是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