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林读音
北林的意思
词语解释:
1.林名。 2.泛指北边的树林。
引证解释
⒈ 林名。
引《诗·秦风·晨风》:“鴥彼晨风,鬱彼北林。”
毛传:“北林,林名。”
三国魏曹植《杂诗》之一:“高臺多悲风,朝日照北林。”
⒉ 泛指北边的树林。
引三国魏阮籍《咏怀诗》之一:“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
晋傅玄《饮马长城窟行》:“梦君结同心,比翼游北林。”
国语词典
北面的山林。
词语翻译
英语
网络解释
北林造句
- 上世纪八十年代东北林区允许打猎的时候,这种枪在黑龙江、吉林和内蒙古部分林区流散很广。
- 愿为晨风鸟,双飞翔北林。
- 北林今天一定会更新,只是会比较晚。
- 在我住在北林肯郡这段时间我从来没有听说过橡胶开机这个词。
- 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
- 孙勇,哈尔滨人,东北林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桥梁与隧道工程学科在读硕士研究生。
- 网友拍下台北林森北路酒店前的斗殴争执,质疑警方在现场处理不当。
- 高树多悲风,朝日照北林。
- 她正看电视剧看得起劲,突然接到王北林电话,语序不清地乱咕哝一通,整了好半天才知道是顾止深出事儿了,顾凯楠已经只身一人过去了。
- 某杂志爆料指出,天后阿妹在出道前,曾于台北林森北路日式小酒馆“京子”帮忙,担任三陪小姐。
北林相关词语
- 1 北京政变
- 北京政变,也有人称之为首都革命,1924年10月23日发生在中华民国的首都北京,发动者为冯玉祥。1924年9月,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冯玉祥被任命为“讨逆军”第三军总司令,出古北口迎战奉军。10月23日,冯玉祥率部返回北京,包围了总统府,迫使直系控制的北京政府下令停战并解除吴佩孚的职务,监禁总统曹锟,宣布成立“国民军”。政变后,冯玉祥授意摄政内阁通过了《修正清室优待条件》,废除帝号,清室迁出紫禁城,驱逐溥仪出宫。
- 2 北籁
- 北籁,汉语词语,拼音是běi lài ,释义是北风声。
- 3 北卷
- 北卷,拼音běi juàn,注音ㄅㄟˇ ㄐㄨㄢˋ,解释明清科举对北方各省会试试卷的统称。
- 4 北军
- 1.汉代守卫京师的屯卫兵。未央宫在京城西南,其卫兵称南军;长乐宫在京城东面偏北,其卫兵称北军。文帝时合南北军,其后宫室日增,南军名没,而北军名存。东汉沿之,置北军中候,掌监五营,称为北军五校。 2.指唐代皇帝的北衙禁军。 3.指北洋军阀的军队。
- 5 北贝
- 清代乡试时,闱中分编字号,标直隶省生员为“北贝”,以员字省写为贝,故称。奉天、直隶、山东、山西、河南、陕西的贡监生则标为“北皿”,以监字省写力皿,故称。江南、江西、浙江、福建、湖广、广东的贡监生称为 “南皿”。云南、贵州、广西、四川的贡监生称为“中皿”。(《中国历代官称辞典》)
- 6 北发
- 古族名。北发又称发、发人。在甲骨文、金文中,“发”字是一的象形文字,表现一个人在持投枪和拉弓箭的形态。发人是一个狩猎的部族。
- 7 北固
- 北固,读音běi gù,汉语词语,意思是山名。
- 8 北阜
- 汉 班固 《西都赋》:“於是睎 秦岭 ,睋北阜。” 南朝 宋 谢灵运 《田南树园激流植楥》诗:“卜室倚北阜,启扉面南江。” 南朝 梁 沉约 《钟山诗应西阳王教》:“北阜何其峻,林薄杳葱青。”
- 9 北宫词纪
- 北宫词纪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běi gōng cí jì,意思是散曲选集。明代陈所闻编。六卷。
- 10 北第
- 北第释义是靠近北阙的宅第,出处是《汉书·夏侯婴传》
- 11 北都
- 指今北京市。明成祖朱棣永乐十九年公元 年 由应天 今江苏南京市 迁都北京,正统六年正式定都北京,故北京亦称北都。
- 12 北朝
- 北朝结束了中国从八王之乱起将近一百五十年的中原混战的局面。后世的隋唐两朝都是继承了北朝,他们的开国皇帝们的祖先都是北朝名贵,并且又从军事和政治制度等各个领域都沿袭北朝并加以更好的发展和创新,奠定了隋唐盛世和民族大融合的基础。
- 13 北京地下铁道
- 中国修建的第一条地下铁道。第一期工程于1965年7月正式开工,1969年9月建成通车,全长24公里,共设车站17个。第二期工程于1971年3月开工,1984年4月建成,全长16.1公里,设车站12个。一、二期工程由一条东西线和一条环线共同组成,在环线下修建了垂直相交的丁字形、十字形换乘站和交叉点换乘结构。
- 14 北翟
- 即北狄。翟同"狄"。古代泛指我国北方地区少数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