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庭读音
北庭的意思
词语解释:
1.汉时称北匈奴居住的地方。
2.唐时称西域为「北庭」,设北庭都护府。
3.唐方镇名。
4.指燕京。
5.泛指塞北少数民族所统治之地。6.指汉代北单于所统治之地。
2.唐时称西域为「北庭」,设北庭都护府。
3.唐方镇名。
4.指燕京。
5.泛指塞北少数民族所统治之地。6.指汉代北单于所统治之地。
引证解释
⒈ 指汉代北单于所统治之地。
引《后汉书·南匈奴传》:“南单于復上求灭北庭。”
⒉ 泛指塞北少数民族所统治之地。
引宋陆游《记九月三十日夜半梦》诗:“东阁羣英鸣佩集,北庭大战捷旗来。”
明都穆《都公谈纂》卷下:“景泰间, 广陵伯刘安守大同,郭登为参将,时英宗在北廷。”
清孙枝蔚《春晚》诗:“送春画阁如南浦,缺雨良苗似北庭。”
⒊ 唐方镇名。属陇右道。以其治所在北庭都护府,节度使例兼北庭都护,故通称北庭。辖西北伊、西、庭三州及北庭都护府境内诸军镇、守捉。其地后入回纥,继入吐蕃。
引唐杜甫《近闻》诗:“崆峒五原亦无事,北庭数有关中使。”
清吴伟业《送陇右道吴赞皇之任》诗:“移檄北庭收属国,閲兵西海取封侯。”
⒋ 指燕京。即今北京市。元建都燕京,时汉人称之为北庭。
引宋文天祥《正气歌序》:“余囚北庭,坐一土室。”
国语词典
汉时称北匈奴居住的地方。后泛称北方夷狄之地。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北庭
北庭造句
- 南水静雯、北庭涣涣以及林晓彤也不禁窃窃一笑,显然和语若想到一起去了。
- 东荒,西域,北庭,南疆,中土大世界,域外无尽星空。
- 初,河、陇既没于吐蕃,自天宝以来,安西、北庭奏事及西域使人在长安者,归路既绝,人马皆仰给于鸿胪。
- 北庭府……脑海默默展了幅地图,却发觉没听过这名字,想来百余年,地名更迭,不知也是情理。
- 若夫北庭、回纥之部,白霫、高丽之族,吐蕃、河西之疆,天竺、大理之境,蜂屯蚁聚,俯伏内向,何可胜数。
- 北庭节度使今吐鲁番防御突骑施、坚昆。
- 儿臣谨准父皇教诲,定和四哥鼎力配合,不让北庭余孽敢有一兵一卒踏上我大明疆域!
- 不过这次因为约骨奇的战略所致,大家并没有像之前北庭那般屠城。
- 鞑元至元十八年,改畏吾儿断事官为北庭都护府。
- “今日而欲根本解决教育问题,唯有号召国人与北庭奋斗,斩木揭竿,卒覆秦室。
北庭相关词语
- 1 北庭都护府
- 北庭都护府,是中国唐朝设立于西域天山以北的行政单位,管理区域东起伊吾,西至咸海一带,北抵额尔齐斯河到巴尔喀什湖一线,南至天山。武周长安二年(702年),武则天于庭州置北庭都护府(今新疆吉木萨尔北破城子),取代金山都护府,管理西突厥故地,仍隶属于安西都护府。
- 2 北土
- 北土,泛指北部地区。春秋末年左丘明《左传·昭公九年》有记载。
- 3 北宋
- 北宋时期对外关系在唐朝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在东亚同朝鲜和日本关系交流密切,在东南亚同越南和印尼也加强了联系,同时还影响到了西亚和非洲。
- 4 北门
- 7.复姓。
- 5 北面官
- 辽官名。其制在辽太祖、太宗时初步形成,以契丹原有官制为基础,称北面官,统制契丹族。另以南面官统制汉族。
- 6 北首
- 注音 ㄅㄟˇ ㄕㄡˇ
- 7 北司
- 唐称内侍省为北司。唐宫城在皇城之北。
- 8 北山羊
- 北山羊栖息于海拔3500-6000米的高原裸岩和山腰碎石嶙峋的地带,冬天也不迁移到很低的地方,所以堪称为栖居位置最高的哺乳动物之一。非常善于攀登和跳跃,蹄子极为坚实,有弹性的踵关节和象钳子一样的脚趾。分布于印度北部、阿富汗和蒙古等地,在中国分布于新疆和甘肃西北部、内蒙古西北部等地。
- 9 北牖
- 释义:1、北墙上开窗户。2、.指朝北的窗。
- 10 北翟
- 即北狄。翟同"狄"。古代泛指我国北方地区少数民族。
- 11 北京地下铁道
- 中国修建的第一条地下铁道。第一期工程于1965年7月正式开工,1969年9月建成通车,全长24公里,共设车站17个。第二期工程于1971年3月开工,1984年4月建成,全长16.1公里,设车站12个。一、二期工程由一条东西线和一条环线共同组成,在环线下修建了垂直相交的丁字形、十字形换乘站和交叉点换乘结构。
- 12 北林
- 1.林名。 2.泛指北边的树林。
- 13 北魏
- 因“魏”字具有美好伟大之意并且是“神州上国”之名而定为国号,为别于此前的曹魏政权,某些史书因此别称为“后魏”,但由于史学界不称曹魏为“前魏”,故“后魏”之称很少使用。又以其皇室姓拓跋,后改姓元,故又别称拓跋魏、元魏。
- 14 北苑茶
- 北苑茶是中国茶叶发展史上最著名的御茶,起源于五代十国时期的闽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