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旬九食简介
三旬九食的意思
解释:
旬:十天叫一旬。三十天中只能吃九顿饭。形容家境贫困。
出处:
汉·刘向《说苑·立节》:“子思居于卫,缊袍无表,二旬而九食。”晋·陶潜《拟古》诗:“三旬九遇食,十年著一冠。”
语法:
三旬九食作定语;指贫困。
三旬九食的近反义词
- 反义词
- 食前方丈
英语翻译
- 英语:
have only nine meals in a month <live in dire poverty>
三旬九食相关词语
- 1 三脚猫
- 指稀奇的事情。比喻虚有其名而无真本事的人出处:元·张鸣善《水仙子·讥时》:“五眼鸡岐山鸣凤,两头蛇南阳卧龙,三脚猫渭水飞熊。”语法:三脚猫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示例: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上册:“一知半解叫做‘三脚猫’,年轻好胜的人,最讨厌这句话。”
- 2 十家锅灶九不同
- 比喻各有各的想法,各有各的做法,很难求得一致出处:李茂荣《人望幸福树望春》:“你姓张,他姓李,人多心多,十家锅灶九不同。”语法:十家锅灶九不同作宾语、定语、分句;指很难求得一致。
- 3 食亲财黑
- 指人贪婪自私,爱占便宜。
- 4 二意三心
- 形容犹豫不决,拿不定主意或意志不坚定出处:元 杨梓《豫让吞炭》第四折:“你道顺德者吉,逆天者凶,我怎肯二意三心,背义忘恩,有始无终。”语法:二意三心作谓语、宾语、状语;指不专心。
- 5 十死九活
- 形容难以幸存。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一百九回:“降者三万人,除那逃走脱的,其余都是十死九活,七损八伤,颠翻在地,被人马践踏,骨肉如泥的,不计其数。”语法:十死九活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6 三伏盛夏
- 指夏天最热的时候出处:笑源《姥姥的剪纸》
- 7 吐食握发
- 同“吐哺握发”。出处:晋·葛洪《抱朴子·交际》:“虽笔不集札,菽麦不辨,为之倒屣,吐食握发。”语法:吐食握发作谓语、定语;指爱惜人才。
- 8 一岁三迁
- 比喻官职升得极快。出处:《南史 到儰传》:“怀其旧德,至是一岁三迁。”语法:一岁三迁联合式;作谓语、定语;指升迁极速。
- 9 三语掾
- 南朝宋刘义庆 《世说新语·文学》:“ 阮宣子 有令闻,太尉 王夷甫 见而问曰:‘ 老庄 与圣教同异?’对曰:‘将无同。’太尉善其言,辟之为掾。世谓‘三语掾’。”《晋书·阮瞻传》亦载此事,但 王衍 作 王戎 , 阮修 作 阮瞻 。后常以“三语掾”作为幕府官的美称。 唐刘商 《杂言哀悼姚仓曹》诗:“可怜三语掾,长作九泉灰。” 宋苏轼 《虔州景德寺荣师湛然堂》诗:“欲知妙湛与总持,更问 江 东三语掾。” 金元好问 《益父曹弟见过》诗:“从事旧惭三语掾,通家犹记十年兄。”
- 10 十死九生
- 形容生命非常危险。出处:《厉领卫墓志铭》
- 11 帮虎吃食
- 比喻帮助恶人做坏事。出处:清 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94回:“先着了几个赖皮帮虎吃食的生员,在文庙行香的时节,出力讲了一讲。”语法:帮虎吃食作宾语、定语;指为虎作伥。示例:又兼陆好善的母亲、妻子帮虎吃食,狐假虎威,陪看皇姑寺,煞是有趣,……。(清 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七十八回)
- 12 不三不四
- 不像这也不像那。即不像样子;不伦不类。形容不正派或不像样子。出处: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五卷:“可见元宵之夜,趁着喧闹丛中干那不三不四勾当的,不一而足。”语法:不三不四联合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含贬义,形容人的品行不好。示例:也该撒泡尿自己照照!不三不四,就想天鹅屁吃!(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回)
- 13 一生九死
- 谓经历多次生命危险而幸存。出处:明·刘道开《畴昔》诗:“畴昔干戈里,飘零剩此身;一生九死客,两代六朝人。”语法:一生九死作谓语、定语;表示人的经历。
- 14 无风三尺浪
- 比喻无缘无故也会生出事来。语法:无风三尺浪作宾语、分句;指无事生非。示例:这真是无风三尺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