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从四德简介
三从四德的意思
解释:
三从: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也叫四行;指妇德、妇言、妇容、妇功。指封建礼教为压迫、束缚妇女的封建礼教。
出处:
元 武汉臣《老生儿》第一折:“不学些三从四德,俺一家儿簇捧着为甚么来。”
语法:
三从四德联合式;作主语、宾语;含贬义。
示例:
从来不出闺门里,羞答答怎便将男儿细窥,则我这三从四德幼闲习,既嫁鸡须逐他鸡。(元 无名氏《隔江斗智》第三折)
成语造句
- 1.尤其对夫君不仅要温柔,而且要三从四德。
- 2.要求现代妇女遵守三从四德,难免引来不合时宜之讥。
- 3.此人并没有什么实际本领,光凭三从四德混饭吃。
- 4.只有彻底摆脱三从四德等封建礼教的束缚,妇女才能获得解放。
- 5.随着时代的变迁,妇女已摆脱三从四德的观念。
- 6.不彻底砸烂三从四德这个精神枷锁,就没有社会主义时代的真正的男女平等。
英语翻译
- 英语:
the three obediences obey her father before marriage, her husband when married, and her sons in widowhood and the four virtues
- 其他:
<法>trois obéissances (à son père,à son mari et à son fils) et les quatre vertus (de chasteté)
三从四德相关词语
- 1 稳吃三注
- 四人赌博,一个人赢三个人的赌注。比喻凭空的大量收获。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56回:“他们辛苦收拾,是该剩些钱粘补的;我们怎么好‘稳吃三注’呢?”语法:稳吃三注作谓语;比喻凭空的大量收获。示例: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五回:“这我们怎么倒‘稳吃三注’呢?”
- 2 才疏德薄
- 才识疏浅,德行不高。常用作自谦之词。出处:元 无名氏《东篱赏菊》第三折:“小生才疏学薄,敢劳大人下降,真乃蓬荜生辉也。”语法:才疏德薄作谓语、定语;用于自谦。
- 3 三箭定天山
- 《新唐书·薛仁贵传》:“詔副 郑仁泰 为铁勒道行军总管,时九姓众十餘万,令驍骑数十来挑战, 仁贵 发三矢、輒杀三人,於是虏气慑,皆降……军中歌曰:‘将军三箭定 天山 ,壮士长歌入 汉 关。’”后以“三箭定天山”谓大将武艺高强,声威服人。
- 4 三月不知肉味
- 三个月之内吃肉不觉得有味道。比喻集中注意力于某一事物而忘记了其它事情。也借用来形容几个月不吃肉。出处:《论语·述而》:“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语法:三月不知肉味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生活或比喻句等。示例:李六如《六十年的变迁》第九章:“‘三月不知肉味’的陈霖,甚至边说边掉下泪来。”
- 5 三沐三熏
- 亦作“三沐三熏”。再三沐浴熏香。表示郑重或虔敬。出处:宋·程俱《偶作》诗:“一重一掩藏山坞,三沐三熏屏世尘。”语法:三沐三熏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 6 入木三分
- 本指书法笔力苍劲有力。后比喻见解透彻;议论深刻。出处:唐 张怀瓘《书断 王羲之》:“王羲之书祝版,工人削之,笔入木三分。”语法:入木三分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状语、补语;含褒义。示例:我们读这首诗,尤其有一种入木三分、痛快淋漓的感受。(秦牧《手莫伸》)
- 7 气冠三军
- 三军:军队的总称。指勇敢或勇猛是全军第一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高彪传》:“吕尚七十,气冠三军,诗人作歌,如鹰如鴠。”语法:气冠三军作谓语、宾语;形容人的英勇。
- 8 丑声四溢
- 声:名声;溢:外流。丑恶的名声到处传播。形容臭名远扬。出处:《宋书·卢陵孝献王义真传》:“案车骑将军义真,凶忍之性,爰自稚弱,咸阳之酷,丑声远播。”
- 9 横三顺四
- 见“横三竖四”。出处:杜鹏程《在和平的日子里》第一章:“办公室的床上、桌子上、地上,横三顺四地睡着人。”语法:横三顺四作状语、定语;指杂乱无章。
- 10 三反四覆
- 反复无常。出处:清·蒋士铨《空谷香·杀舱》:“阿呀!这厮三反四覆,可恼,可恼。”语法:三反四覆作定语、状语;用于书面语。
- 11 三跪九叩
- 最敬重的礼节。叩:磕头。出处:清 昭槤《啸亭杂录 内务府定制》:“福晋父率阖族谢恩,行三跪九叩礼。”语法:三跪九叩联合式;作谓语、状语;含褒义。示例:刘绍棠《小荷才露尖尖角》:“于是,三支高香,一盅酒,二尺红布挂枝头,俞文芊三跪九叩,拜了大柳树做干娘。”
- 12 三朝元老
- 元老:资格最老,声望最高的老臣。原指受三世皇帝重用的臣子。现在用来指在一个机构里长期工作过的资格老的人。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章帝纪》:“行太尉事节乡侯熹三世在位,为国元老。”语法:三朝元老偏正式;作主语、宾语;指老资格。示例:享堂落成,数人直宿其中,天明见堂上一匾云:“三朝元老”。(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三朝元老》)
- 13 四海九州
- 指全中国。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二回:“那人王乃四海九州之主,代天宣化,岂肯颠倒,强人所难。”语法:四海九州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示例: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16回:“顶快的腾云每天才能游遍四海九州。”
- 14 连中三元
- 三元:科举制度称乡试、会试、殿试的第一名为解元、会元、状元,合称“三元”。接连在乡试、会试、殿试中考中了第一名出处: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一卷:“后来连中三元,官封沂国公。”语法:连中三元动宾式;作谓语、定语;指接连三次中头名。示例:巴金《人间最美好的感情》:“连中三元的战士朱友恒同志不管自己胸前一大片血迹,咬紧牙齿冲出工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