韬神晦迹简介
韬神晦迹的意思
解释:
谓隐藏踪迹。
出处:
《隋书·薛道衡传》:“粤若高祖文皇帝,诞圣降灵则赤光照室,韬神晦迹则紫气冲天。”
语法:
韬神晦迹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韬神晦迹的近反义词
- 近义词
- 韬声匿迹
英语翻译
- 英语:
hide one's light and live in seclusion
韬神晦迹相关词语
- 1 天地神明
- 指上天和神灵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77回:“童贯在马上以手加额,顶礼天地神明道:‘惭愧!脱得这场大难!’”语法:天地神明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口语。示例:清·无名氏《说呼全传》第十回:“一生如此,则仰不愧天,俯不怍地,死后可见天地神明。”
- 2 悠然神往
- 悠然:遥远的样子;神往:一心向往。形容心神似乎要飞到某个地方出处:钱杏邨《死去了的阿Q时代》:“读这一段,使我们悠然神往。”语法:悠然神往作谓语;用于书面语。示例:《八十一梦·第五十五梦》:“现在我是亲眼得见,而且嗅得到那种气味,怎不悠然神往?”
- 3 人迹罕至
- 罕:少。人的足迹很少到达。指荒凉偏辟的地方很少有人来过。出处:汉 荀悦《汉纪 孝武纪二》:“而夷狄殊俗之国,辽绝异党之地,舟车不通,人迹罕至。”语法:人迹罕至主谓式;作宾语、定语;含贬义。示例:冯牧《瀑布之歌》:“它们所以不被人知,仅仅是因为它们处在人迹罕至、交通阻隔的地方。”
- 4 匿迹销声
- 指隐藏进来或不公开露面。出处: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十一:“家生避地,亦到锦江,然畏颖川知之,遂旅游资中郡,销声匿迹,惟恐人知。”语法:匿迹销声作谓语;指隐藏。示例:郭沫若《新文艺的使命》:“有些组织已在无形中匿迹销声了。”
- 5 卷甲韬戈
- 卷起铠甲,收起武器。谓停止战斗。出处:《资治通鉴·唐高祖武德九年》:“故卷甲韬戈,啖以金帛,彼既得所欲,理当自退。”语法:卷甲韬戈作谓语、宾语;用于战争等。示例:卷甲韬戈,率众臣附。明·宋濂《追封蕲国公谥武义康公神道碑铭序》
- 6 神灭形消
- 指死亡。出处: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名实》:“夫神灭形消,遗声余价,亦犹蝉壳蛇皮,兽迒鸟迹耳。”语法:神灭形消作谓语、定语;指死亡。
- 7 畏影恶迹
- 比喻为人愚蠢,不明事理。出处:《庄子·渔父》:“人有畏影恶迹而去之走者,举足愈数而迹愈多,走愈疾而影不离身。”语法:畏影恶迹作谓语、定语;指不明事理。
- 8 神采焕发
- 精神焕发,风采动人。出处:《宋史·赵孟頫传》:“孟頫才气英迈,神采焕发,如神仙中人。”语法:神采焕发作谓语、定语、状语;指人的精神面貌。示例:清·叶矫然《龙性堂诗话》:“茂秦今体,节制精严中,神采焕发,词坛之李临淮也。”
- 9 心荡神迷
- 荡:摇动。形容心神不定,难以自持。出处: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九十八回:“阳衍正在心荡神迷,一闻此语,慌忙接过芍药道:'承女郎见爱,何福能消!但未识芳闺何处?'”语法:心荡神迷作谓语、定语;指人心神不定。
- 10 铲迹销声
- 指隐藏起来,不公开露面。出处:《晋书·儒林传论》:“若仲宁之清贞守道,抗志柴门;行齐之居室屡空,栖心陋巷;文博之漱流枕石,铲迹销声;宣子之乐道安贫,弘风阐教;斯并通儒之高尚者也。”语法:铲迹销声作谓语、宾语;用于人或事物。
- 11 变迹埋名
- 迹:痕迹,踪迹。改变行踪,隐蔽姓名出处:明·梅鼎祚《玉合记·诇约》:“都归欲界,轻财任侠,也属微尘,虽已变迹埋名,还要弃家访道。”语法:变迹埋名作谓语、定语;指隐居。
- 12 人神共愤
- 人和神都愤恨。形容民愤极大。出处:《旧唐书 于頔传》:“頔顷拥节旄,肆行暴虐,人神共愤,法令不容。”语法:人神共愤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示例:恶已贯盈,人神共愤。(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第八十回)
- 13 聚精会神
- 集中全部精神。原有集思广益的意思;现常用以形容专心致志;精神高度集中。出处:汉 王褒《圣主得贤臣颂》:“明明在朝,穆穆列布,聚精会神,相得益章。”语法:聚精会神联合式;作主语、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示例:看校样时的聚精会神,就和在写作的时候一样,因为我的目的要使它没有一个错字。(邹韬奋《经历 一个小小的过街楼》)
- 14 熊韬豹略
- 比喻高妙的用兵谋略。出处:唐·司空图《复安南碑》:“几神洞妙,熊韬豹略之权;舞电威棱,越骑燕犀之象。”语法:熊韬豹略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