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薄易见简介
浅薄易见的意思
解释:
见:通“现”,显现。浅薄而容易显现。
出处:
《韩非子·亡征》:“浅薄而易见,漏泄而无藏,不能周密,而通群臣之语者,可亡也。”
浅薄易见相关词语
- 1 累见不鲜
- 形容数量多,见怪不怪语法:累见不鲜作谓语、定语;指见怪不怪。示例:这种事情已经是累见不鲜了
- 2 细批薄抹
- 细:仔细抹,删除;批:批改;薄:略微地略微地推敲批改,缌地斟酌删除形容为调谐韵,选词改字而吟咏诗词。
- 3 偏怀浅戆
- 偏怀:胸怀狭窄;戆:愚拙。胸怀狭窄,见识浅陋愚拙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7回:“周瑜小子偏怀浅戆,自负其能,辄欲以卵投石。”语法:偏怀浅戆作谓语、定语;用于为人。
- 4 见猎心喜
- 看见别人打猎而感到高兴。比喻看见某种情况触动自己原有的爱好;不免跃跃欲试。出处:《二程全书》第七卷:“明道年十六七时,好田猎。十二年,暮归,在田野间见田猎者,不觉有喜心。”语法:见猎心喜连动式;作谓语;含褒义。示例:公子何不作一番我看,或者我见猎心喜,竟领会得一两件,也不见得。(《儿女英雄传》第十八回)
- 5 远见卓识
- 卓:高超;识:见识。远大的目标和卓越的见识。出处:明 焦靖《玉堂丛话 调护》:“解缙之才,有类东方朔,然远见卓识,朔不及也。”语法:远见卓识联合式;作主语、定语、宾语;含褒义。示例:毛泽东《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共产党员应是实事求是的模范,又是具有远见卓识的模范。”
- 6 见弹求鸮炙
- 鸮:鸟名,猫头鹰。看到弹丸,就想得到鸟的炙肉。比喻过早估计实效出处:战国·宋·庄周《庄子·齐物论》:“且女亦大早计,见卵而求时夜,见弹而求鸮炙。”语法:见弹求鸮炙作谓语、宾语、定语;比喻过早估计实效。示例:宋·张君房《云笈七签》第49卷:“今徒学语其圣德,而不知圣之所以德,可谓见卵而求时夜,见弹求鸮炙,何其造次哉。”
- 7 明心见性
- ①佛教语。谓屏弃世俗一切杂念,彻悟因杂念而迷失了的本性(即佛性)。②指率真地表现心性。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80回:“却说三藏坐在林中,明心见性,讽念那《摩诃般若波罗密多心经》,忽听得嘤嘤的叫声‘救人’。”语法:明心见性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示例:林语堂《论买东西》:“宋儒喜欢讲明心见性,以庄以诚求之,要除去物欲之蔽。”
- 8 改柯易节
- 指枝叶凋败。比喻人品蜕变。同“改柯易叶”出处:李盘《与李仲休》:“凡立身行己,利物济人,皆吾本分内事,即使磨蝎终身,必不改柯易节。”语法:改柯易节作谓语、定语;用于行为等。
- 9 固执己见
- 固:顽固;执:坚持。顽固地坚持自己的见解;不肯改变。出处:《宋史 陈宓传》:“固执己见,动失人心。”语法:固执己见动宾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示例:冯贵堂听父亲不赞成他的主张,他想到:“人,一上了年纪,就爱固执己见,偏重保守了!”(梁斌《红旗谱》八)
- 10 易子析骸
- 谓易子而食,析骸而爨。极言天灾人祸所造成的惨状。出处:汉·应劭《风俗通·皇霸·五伯》:“易子析骸,厥祸亦巨。”语法:易子析骸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示例:如或固守穷城,不识天命,必使覆巢破卵,易子析骸。唐·赵元一《奉天录》卷二
- 11 耳闻不如面见
- 听到的不如看到的真实可靠。比喻实际经验的重要。出处:汉朝刘向《说苑政理》:“夫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
- 12 悉索薄赋
- 见“悉索敝赋”。出处:《淮南子·要略》:“武王继文王之业,用太公之谋,悉索薄赋,躬擐甲胄,以伐无道而讨不义。”语法:悉索薄赋作谓语;指尽其所有来供给。
- 13 轻徭薄税
- 犹言轻徭薄赋。出处:元·武汉臣《生金阁》第三折:“第二钟酒,愿黎民乐业,做官的皆如卓鲁,令史每尽压萧曹,轻徭薄税,免受涂炭者。”语法:轻徭薄税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政策等。
- 14 饥者易为食,渴者易为饮
- 饥饿的人什么食物都可以吃,口渴的人什么饮品都可以喝。比喻需要急迫的人容易满足。出处:《孟子 公孙丑上》:“饥者易为食,渴者易为饮。”语法:饥者易为食,渴者易为饮作定语、分句;比喻需要急迫的人容易满足。示例:兄能与协和交欢,此则饥者易为食,渴者易为饮之会。(章炳麟《与熊克武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