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诵夏弦简介
春诵夏弦的意思
解释:
指应按季节采取不同的学习方式。后泛指读书学习
出处:
西汉 戴圣《礼记 文王世子》:“春诵夏弦,大师诏之。”
语法:
春诵夏弦联合式;作谓语;泛指读书学习。
示例:
入于门墙,如造阙里。春诵夏弦,载飏淑声。(唐 刘禹锡《许州文宣王新庙碑》)
春诵夏弦相关词语
- 1 离弦走板
- 比喻言行偏离公认的准则。出处:浩然《艳阳天》第12章:“您哪,也当过解放军呀,花一点,也不能算是离弦走板。”语法:离弦走板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示例:你这样说话未免有点离弦走板了
- 2 夏虫朝菌
- 意为夏虫活不到冬天,菌类朝生暮死。比喻极短的生命。出处:语出《庄子 秋水》:“夏虫不可以语于冰。”又《逍遥游》:“朝菌不知晦朔。”语法:夏虫朝菌作宾语、定语;多用于比喻句。示例:谛而念之,亦无以笑彼夏虫朝菌也。晋葛洪《抱朴子·勤求》
- 3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 春天萌生,夏天滋长,秋天收获,冬天储藏。指农业生产的一般过程。亦比喻事物的发生、发展过程。出处:《史记·太史公自序》:“夫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此天道之大经也。弗顺则无以为天下纲纪。”语法: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作主语、宾语、分句;比喻事物的发生、发展。
- 4 一览成诵
- 形容记忆力超群,看一下就能背诵。
- 5 引弦而战
- 拿起武器去打仗。引弦,拉开弓弦。
- 6 箭在弦上
- 箭已搭在弦上。比喻情况紧急;采取某种行动已成为必然之势。出处:三国魏 陈琳《为袁绍檄豫州》李善注引《魏志》:“矢在弦上,不可不发。”语法:箭在弦上主谓式;作宾语;比喻情况危急。示例:我觉得以文字结怨于小人,是不值得的。至于我,其实乃是箭在弦上。(《鲁迅书信集 致杨霁云》)
- 7 春暖花香
- 形容春天美丽的景色出处:明·无名氏《打韩通》头折:“春暖花香,和风淡荡。我则见东郊上,男女成行,处处闲游赏。”语法:春暖花香作宾语、定语;形容春天美丽的景色。示例:清·钱彩《说岳全传》第四回:“一日,正值三月天气,春暖花香。”
- 8 触目成诵
- 成诵:能背诵。看上一眼就能背下来。形容记忆力强。出处:唐 姚思廉《陈书 陆瑜传》:“论其博综子史,谙究儒墨,经耳无遗,触目成诵。语法:触目成诵作谓语、定语;形容记忆力超众。
- 9 春秋责备贤者
- 春秋:孔子修订《春秋》书;贤者:指才德兼备的人。指《春秋》书对贤者常常责备,严格要求出处:《新唐书·太宗纪赞》:“然《春秋》书中,常责备贤者,是以后世君子之欲成人之美者,莫不叹息于斯焉。”语法:春秋责备贤者作宾语、定语;用于批评。示例: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春秋责备贤者,未可以士大夫之义律儿女子。”
- 10 大地回春
- 指冬去春来,草木萌生,大地上出现一片生机景象。有时亦用比喻形势好转。出处: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62回:“阴历初三立春,当时有大地回春,万象更新之义。”语法:大地回春作宾语、定语;比喻形势好转。示例:阴历正月初三日立春,当时有大地回春,万象更新之义,故诹吉于初四日。(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六十二回夹注)
- 11 春晖寸草
- 春晖:春天的阳光;比喻父母对儿女的慈爱抚养。寸草:一寸长的小草;比喻子女对父母的养育之恩的无限感戴心情。出处:唐·孟郊《游子吟》:“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语法:春晖寸草作宾语、定语;指亲情。示例:柳亚子《吊刘烈士炳生》:“春晖寸草恋亲慈,百蹈危机总未知。”
- 12 嘴上春风
- 比喻口头上的关切与安慰或是帮别人说好话语法:嘴上春风作主语、宾语、定语;指客套话。示例:别太在意她的嘴上春风
- 13 冬夏青青
- 指松柏的颜色无论冬夏都是青色的。比喻人的节操终生不变。出处:《庄子·德充符》:“受命于地,唯松柏独也正,在冬夏青青。受命于天,唯尧舜独也正,在万物之首。”
- 14 阳春白雪
- 阳春;白雪:是战国时代楚国的艺术性较高难度较大的歌曲;后来泛指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学艺术。出处:战国 楚 宋玉《对楚王问》:“其为《阳阿》、《薤露》,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而已。”语法:阳春白雪联合式;作主语、宾语;指文学作品。示例:长老听了,赞叹不已道:“真是阳春白雪,浩气冲霄。”(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六十四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