箭在弦上简介
箭在弦上的意思
解释:
箭已搭在弦上。比喻情况紧急;采取某种行动已成为必然之势。
出处:
三国魏 陈琳《为袁绍檄豫州》李善注引《魏志》:“矢在弦上,不可不发。”
语法:
箭在弦上主谓式;作宾语;比喻情况危急。
示例:
我觉得以文字结怨于小人,是不值得的。至于我,其实乃是箭在弦上。(《鲁迅书信集 致杨霁云》)
成语造句
- 1.这次行动酝酿了很久,到今天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 2.我写这篇反驳文章也是迫不得已,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 3.这些话已到了箭在弦上的时候,不得不说。
- 4.凭经验办事,本身就不对;你还箭在弦上,那结果你就可想而知了。
- 5.这件事已经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
- 6.老让藏在灌木丛中拉开弓。箭在弦上。
成语故事
- 东汉末年,袁绍为了攻打曹操,让陈琳写一篇《为袁绍檄豫州》的檄文,列举曹操的罪状,大骂曹操祖宗三代。袁绍官渡之战败给曹操,陈琳也趁机投靠曹操。曹操问陈琳为什么写那篇檄文,陈琳说那时箭在弦上被袁绍所逼而写
英语翻译
- 英语:
a point of no return
- 日语:
止(や)むに止まれぬ情勢に迫まられている,やらざるを得ないこと
- 俄语:
не терпéть отлагáтельства
箭在弦上相关词语
- 1 梁上君子
- 梁:房梁。躲在房梁上的君子。原指窃贼。后比喻上不沾天下不着地的、脱离实际的人。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陈寔传》:“寔阴见,乃起自整拂,呼命子孙,正色训之曰:‘夫人不可以不自勉。不善之人未必本恶,习以性成,遂至于此。梁上君子者是矣!’”语法:梁上君子偏正式;作主语、宾语;比喻小偷。示例:邑西某乙,故梁上君子也。(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某乙》)
- 2 所在多有
- 所在:处处,到处。指某类事情或现象到处都有,而且很多。示例:中国的典籍浩如烟海,其中难免偽讹衍脱、附会误传,以致鲁鱼亥豕,所在多有。
- 3 上谄下渎
- 谄:奉承;渎:轻慢,亵渎。奉承上级,轻慢下属。出处:《易·系辞下》:“君子上交不谄,下交不渎。”语法:上谄下渎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处世等。
- 4 运之掌上
- 运:运动,运转。运转于手掌之上。比喻极其容易。出处:《齐桓晋文之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孟子 公孙丑上》:“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语法:运之掌上作谓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 5 腥闻在上
- 腥闻:原指酒肉的腥味,引伸为丑恶的名声。比喻丑名远扬。出处:《尚书·酒诰》:“腥闻在上,故天降丧于殷。”语法:腥闻在上作谓语、定语;指臭名远扬。
- 6 项庄之剑,志在沛公
- 比喻说话和行动的真实意图别有所指。同“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出处:李大钊《国民之薪胆》:“盖项庄之剑,志在沛公,青岛之用兵,不在报德之前仇,非在履英之盟约,殆欲借端以树兵威于我大陆,作强暴要索之先声耳。”语法:项庄之剑,志在沛公作宾语、分句;指别有所图。示例:李大钊《国民之薪胆》:“盖项庄之剑,志在沛公,青岛之用兵,不在报德之前仇,非在履英之盟约。”
- 7 彻上彻下
- 彻:贯通。贯通上下。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子路》:“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宋 朱熹集注引宋 程颢曰:“夫彻上彻下语。”语法:彻上彻下联合式;作谓语、定语;指通达上下。示例: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翁方纲肌理说》:“照这样讲神韵,真是彻上彻下无所不该了。”
- 8 上不沾天,下不着地
- 指不着边际,没有着落出处:《八十一梦·第72梦》:“住在一个上不沾天,下不着地的所在。”语法:上不沾天,下不着地作谓语、定语、状语;多用于比喻句。
- 9 消遥自在
- 指逍遥自得。出处:明谢谠《四喜记 亲忆琼英》:“你看那人踏雪寻梅,那人寒江独钓,何等消遥自在。”语法:消遥自在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人。
- 10 日月如箭
- 比喻光阴很快地飞逝出处:清·李绿园《歧路灯》第18回:“俗云日月如箭……转瞬便隔了年头。”语法:日月如箭作谓语、宾语;形容时间过得飞快。
- 11 虚室上白
- 室:比喻心;上:尚;白:明亮。指人能够清虚无欲,则道心就会自然生成出处:唐·韦渠牟《商山四皓画图赞并序》:“虚室上白,玄门不关。”语法:虚室上白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12 嘴上功夫
- 指没有实际本事,只是口头说说而已语法:嘴上功夫作主语、宾语;指口头说说。示例:他的嘴上功夫还不错
- 13 计上心头
- 见“计上心来”。出处:元·张氏《青衲袄·偷期》:“计上心头,暗令家童私问候。”语法:计上心头作谓语;指计谋涌上心头。示例:他顿时计上心头,决定曲线救国
- 14 在所不辞
- 辞:推辞。表示全部接受;决不推辞。出处:邹韬奋《经历》:“只须能尽我的微薄的力量,推进或促成这个主张的实现,任何个人的艰险,是在所不辞的。”语法:在所不辞动宾式;作谓语、宾语;含褒义。示例:国姓爷和你是我的重生父母,只要能够为你们效劳,我就献出生命,在所不辞。(郭沫若《郑成功》第二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