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嗣良裘简介
克嗣良裘的意思
解释:
同“克绍箕裘”。
出处:
唐·向延之《兰亭始末记》:“与兄孝宾俱舍家入道,俗号永禅师。禅师克嗣良裘,精勤此业。”
语法:
克嗣良裘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克嗣良裘的近反义词
- 近义词
- 克绍箕裘
英语翻译
- 英语:
follow in the footsteps of one's father
克嗣良裘相关词语
- 1 克尽厥职
- 厥:他的。能够尽其职守;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出处:清·无名氏《说呼全传》第一回:“又蒙圣恩,命俺叨袭父职,敢不克尽厥职。”语法:克尽厥职动宾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示例:他是一个克尽厥职的老实人。
- 2 齐相狐裘
- 齐相狐裘称人节俭的典故。
- 3 爱手反裘
- 比喻愚昧不辨本末。语本 汉 刘向 《新序·杂事二》:“ 魏文侯 出遊,見路人反裘而負芻。 文侯 曰:‘胡爲反裘而負芻?’對曰:‘臣愛其毛。’ 文侯 曰:‘若不知其裏盡而毛無所恃耶?’”《魏书·高祖纪上》:“去秋淫雨,洪水爲災,百姓嗷然,朕用嗟愍,故遣使者循方賑恤。而牧守不思利民之道,期於取辦,愛毛反裘,甚無謂也。”
- 4 刚克消亡
- 刚正的人就不能存在了。
- 5 狐裘蒙戎
- 狐裘的皮毛凌乱。亦以喻国政混乱。出处:《诗·邶风·旄丘》:“狐裘蒙戎,匪车不东。叔兮伯兮,靡所与同。”语法:狐裘蒙戎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示例:或曰,狐裘蒙戎,指卫大夫,而讥其愦乱之意。朱熹集传
- 6 狐裘蒙茸
- 见“狐裘蒙戎”。出处:《史记·晋世家》:“狐裘蒙茸,一国三公,吾谁适从?”语法:狐裘蒙茸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示例:李郎彤管双碧玉,狐裘蒙茸裼惨绿。明·陈子龙《立春前三日寄舒章京师》诗
- 7 天地良心
- 天知地知,自己也问得过良心,确实没有说假话、做坏事语法:天地良心作分句、宾语;表白自己的用语。示例:我对得起天地良心,没有干任何亏心事
- 8 吉日良辰
- 吉:好;吉庆;辰:时辰。吉利的日子又加上好的时辰。指喜庆美好的日子。出处:战国楚 屈原《九歌 乐皇太一》: “吉日兮辰良,穆将愉兮上皇。”语法:吉日良辰联合式;作宾语;含褒义。示例:则今日是吉日良辰,辞别了母亲,便索长行也。(元尚仲贤《柳毅传书》第一折)
- 9 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 攻:攻打;克:攻克。没有攻占不下来的。形容力量无比强大。出处:西汉 刘向《战国策 秦策一》:“是知秦战未尝不胜,攻未尝不取,所当未尝不破也。”语法: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作谓语、定语、分句;形容力量无比强大。示例:把这支部队说成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天将神兵。吴强《红日》
- 10 金石良言
- 比喻非常宝贵的教导或劝告出处:《白雪遗音 马头调金石良言》:“金石良言将你劝,休嫌絮烦。”语法:金石良言作宾语;指教导或劝告。示例:叔公教你的,都是金石良言,务必一一记了,不可有负栽培。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十九回
- 11 箕裘相继
- 箕:簸箕。裘:皮袍。比喻子继父业。出处:明·无名氏《精忠记·赏春》:“愿百年奕叶传芳,好儿孙箕裘相继。”语法:箕裘相继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12 良辰媚景
- 美好的时光和景物。同“良辰美景”。出处:元 侯克中《醉花阴》套曲:“你纵宝马,跳金鞍,玩玉京,迷恋着良辰媚景。”语法:良辰媚景作主语、宾语;用于环境与心情都好时。示例:良辰媚景换今古,赏心乐事暗乘除。《全元散曲 快活三过朝天子四换头 叹四美》
- 13 棋逢敌手,将遇良才
- 逢:遭遇,遇见。比喻交战或竞技的双方本领相当,不相上下出处:清·无名氏《说唐》第63回:“正是棋逢敌手,将遇良才,两人大战三十余合。”语法:棋逢敌手,将遇良才作宾语、定语;用于两者比较。
- 14 归老菟裘
- 菟裘:古地名。指归老于菟裘。现指退隐出处:春秋·鲁·左丘明《左传·隐公十一年》:“为其少故也,吾将授之矣。使营菟裘,吾将老矣。”语法:归老菟裘作谓语、宾语;指退隐。示例:《旧五代史·李罕之传》:“望吾王仁愍,太傅况哀怜,与一小镇,休兵养疾,一二年间即归老菟裘,幸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