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驰电赴简介
风驰电赴的意思
解释:
形容迅速赶赴。
出处:
《晋书 孙绰传》:“如其迷逆不化,复欲送死者,南北诸军风驰电赴,若身手之救痛痒,率然之应首尾,山陵既固,中夏小康。”
语法:
风驰电赴作谓语、状语;用于行动等。
英语翻译
- 英语:
burn up the road
风驰电赴相关词语
- 1 宿水餐风
- 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艰苦。出处:明·许三阶《节侠记·再贬》:“想当初关山万重,赋闲君今朝堪讽,也强似那宿水餐风。”语法:宿水餐风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旅途艰辛。示例: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18卷:“他抛妻弃子,宿水餐风,辛勤挣来之物,今失落了,好不烦恼。”
- 2 当耳边风
- 比喻对听到的话毫不在意。出处:汉 赵晔《吴越春秋 吴王寿梦传》:“富贵之于我,如秋风之过耳。”语法:当耳边风动宾式;作谓语;含贬义,形容对别人毫不在意。示例:他把爹妈的劝告当耳边风,结果一误再误,后来竟铸成大错。
- 3 风靡已久
- 已经流行了很长时间出处:《三国志·贺邵传》
- 4 风平波息
- 风和波浪都没有。比喻平静无事。出处:《四海记·祖师复下凡间救苦》:“武当山祖师大显威灵,逢难救难,遇危救危,四海风平波息,发感神威。”语法:风平波息作谓语;比喻平静无事。
- 5 风风雨雨
- 刮风下雨,比喻重重阻难或议论纷纷出处:元 张可久《普天乐 忆鉴湖》曲:“风风雨雨清明,莺莺燕燕关情。”语法:风风雨雨作宾语;用于人的经历。示例:张贤亮《“不可说”》:“相当多的人民群众重温了改革开放二十年来我们经历的风风雨雨。”
- 6 林下风气
- 林下:幽僻之境;风气:风度。指女子态度娴雅、举止大方。出处: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贤媛》:“王夫人神情散朗,故有林下风气。”语法:林下风气偏正式;作宾语;含褒义。示例: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四卷:“举目看十八姨,体态飘逸,言词泠泠,有林下风气。”
- 7 夺人风采
- 非常的引人注目出处:“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
- 8 恩深法驰
- 驰:废弛。因恩情深厚关系密切而不执行法纪出处: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14回:“乃恩深法驰,背道寒盟,瘏口罔闻,剖心难谅。”语法:恩深法驰作宾语、定语;用于情与法。
- 9 赴险如夷
- 赴:投身进去;险:危险;如:像;夷:平坦。走向危险的道路,看作像平坦的大道。形容不避艰险。出处:《魏书·于什门等传论》:“史臣曰:‘于什门等或临危不挠,视死如归;或赴险如夷,惟义所在。’”语法:赴险如夷作谓语、宾语;形容不避艰险。
- 10 风车云马
- 见“风车雨马”。出处:明·陈子龙《与客任城太白酒楼歌》:“古来历落吾辈人,风车云马知何极?”语法:风车云马作宾语、定语;多用于比喻句。示例:明·陈子龙《与客登任城太白酒楼歌》:“古来历落吾辈人,风车云马知何极?”
- 11 风移俗易
- 移:改变。转移风气,改变习俗出处:汉·班固《答宾戏》:“因势合变,遇时之容,风移俗易,乖迕而不可通者,非君子之法也。”语法:风移俗易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风俗等。示例:元·高明《琵琶记·旌表》:“使四海亿兆,皆能仪刑斯人,取法将来,风移俗易,教美化行,唐、虞、三代,诚可追配。”
- 12 风樯阵马
- 樯:船上用的桅杆。风中的樯帆,阵上的战马。比喻气势雄壮,行动迅速。出处:唐 杜牧《<李贺歌诗集>序》:“风樯阵马,不足为其勇也;瓦棺篆鼎,不足为其古也。”语法:风樯阵马联合式;作谓语、定语;比喻气势雄壮,行动迅速。示例: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韦苏州》:“无三湘七泽之壮,雪蓬烟艇,无风樯阵马之奇乎?”
- 13 江东赴会
- 《刘皇叔江东赴会》制作于[民国年间],为《三国演义》中故事年画
- 14 从风而服
- 从:顺从;服:服从。象顺风倒下一样就迅速服从了。出处:《战国策 秦策一》:“山东之国,从风而服。语法:从风而服作谓语;比喻弱者折服于强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