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端倡始简介
造端倡始的意思
解释:
谓首先倡导。
出处:
《说郛》卷八五引宋·张商英《护法论》:“何暇更从无明业识造端倡始,诱引后世阐提之党,背觉合尘,同人恶道,罪萃阙身。”
语法:
造端倡始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造端倡始的近反义词
- 近义词
- 造端托始
造端倡始相关词语
- 1 慎终若始
- 慎:谨慎。谨慎收尾,如同开始时一样。指始终要谨慎从事出处:战国·齐·孙膑《孙膑兵法·将德》:“不轻寡,不劫于敌,慎终若始。”语法:慎终若始作谓语、定语;指始终要谨慎从事。
- 2 指瑕造隙
- 犹言寻找事端,制造分裂。瑕,玉上的斑点。隙,裂缝。出处:宋·朱熹《少帅魏国张公行状下》:“彼或内变既平,指瑕造隙,肆无厌之欲,发难从之请,其将何词以对?”语法:指瑕造隙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 3 鼻端生火
- 以之形容马行疾速。出处:语出《南史 曹景宗传》:“我昔在乡里,骑快马如龙……觉耳后生风,鼻头出火。”语法:鼻端生火作谓语、定语;指年轻气盛。示例:西家骁骑绕如龙,鼻端生火耳生风。元·杨维桢《奉题子昂骝马图》诗
- 4 始末原由
- 始末:事情从头到尾的经过。原由:缘由;来由。事情的经过和原因。同“始末缘由”。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十七回:“直到午后,史湘云才来,宝玉方放了心,见面时就把始末原由告诉他,又要与他诗看。”语法:始末原由作宾语、定语;多用于事情等。示例:智化到了此时,不肯隐瞒,便将始末原由据实说出。清 石玉昆《三侠五义》第一百十七回
- 5 逆知所始
- 逆:预先猜度。指事先掌握情况,判断对方的企图。
- 6 舌端月旦
- 指常在谈话中议论别人。出处:宋·叶廷圭《海录碎事·人事》:“舌端月旦,皮里阳秋。”语法:舌端月旦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7 造谤生事
- 谤:诽谤。假造诽谤他人的言语以挑起事端出处:《清史稿·王恕传》:“若告贷银米以给口食,则必计其能还而后之,狡黯之流遂谓官有偏私,不免造谤生事。”语法:造谤生事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 8 一倡三叹
- 《荀子·礼论》:“清庙之歌,一倡而三叹也。”谓一人歌唱,三人相和。后多用以形容音乐、诗文优美,富有余味,令人赞赏不己。倡,亦作“唱”。出处:《荀子·礼论》:“清庙之歌,一倡而三叹也。”语法:一倡三叹作谓语、宾语、分句;用于音乐或诗歌。示例:《乐府诗集·周宗庙乐舞辞》:“一倡三叹,朱弦之声。”
- 9 吕端大事不糊涂
- 喻指办事坚持原则。亦指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清醒的头脑。出处:《宋史·吕端传》:“太宗欲相端。或曰:‘端为人糊涂。’太宗曰:‘端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决意相之。”
- 10 十围之木始生如蘖
- 事物是由小到大逐渐发展起来的出处:《汉书·枚乘传》
- 11 凭空揑造
- 无事实依据地虚构。 明 沈德符 《野獲编补遗·土司·土官承袭》:“武官襲替,例有貲爲憑,其記載生時鄰佑及收生婦人甚詳,蓋防異姓假冒,及乞養之溷也。近世作僞者,多憑空揑造。”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上·结构》:“若紀目前之事,無所考究,則非特事迹可以幻生,並其人之姓名,亦可以憑空揑造。”亦作“ 憑空捏造 ”。 吴家麟 《故事里的逻辑》第一章第一节:“他们的所谓事实,又都是凭空揑造或经过歪曲的。”
- 12 福由心造
- 造:造就。指心地好,能行善,就能得到幸福出处:清·李绿园《歧路灯》第99回:“绍闻忽然想起,此厅当日俱是猥亵之语,与今日相较,天渊相悬,云泥迥隔,可见地因人灵,福由心造。”语法:福由心造作宾语、定语;用于劝诫人。
- 13 多端寡要
- 端:头绪;要:重要。头绪太多,不得要领。出处: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郭嘉传》:“袁公徒欲效周公之下士,而未知用人之机。多端寡要,好谋无决,欲与共济天下大难。”语法:多端寡要联合式;作定语;指头绪太多,不得要领。
- 14 自始自终
- 从开始到末了。表示一贯到底。出处:宋 孙光宪《北梦琐言》卷二十:“先皇帝与汴军校战,自始至终,马数才万。今有铁马三万五千,不能使九州混一,是吾养卒练士将帅之不至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