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隐行怪简介
索隐行怪的意思
解释:
索:探索;隐:隐暗的事;行:从事;怪:怪事。求索隐暗的事情,而行怪迂之道。意指身居隐逸的地方,行为怪异,以求名声。
出处:
《汉书 艺文志》:“孔子曰:'索隐行怪,后世有述焉,吾不为之矣。”
语法:
索隐行怪作宾语、定语;指行为怪异。
示例:
清·姜振名《永庆升平前传》第13回:“不知是有多少邪教匪贼索隐行怪,诳哄愚人。”
索隐行怪的近反义词
- 近义词
- 素隐行怪
英语翻译
- 英语:
look for the abstruse and behave eccentrically
索隐行怪相关词语
- 1 见贤不隐
- 贤:道德高尚的人;隐:隐藏。看见道德高尚的人不去埋没出处:西汉·桓宽《盐铁论·刺权》:“见贤不隐,食禄不专,此公叔之所以为文,魏成子所以为贤也。”语法:见贤不隐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世。
- 2 仗义行仁
- 注重义气,施行仁德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55回:“素知将军仗义行仁,扶危济困,不想果然如此义气!倘蒙存微命,当以捐躯保奏。”语法:仗义行仁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世等。
- 3 行乎富贵
- 行:所作所为。指所作所为符合富贵的身份出处:西汉·戴圣《礼记·中庸》:“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语法:行乎富贵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4 立身行道
- 道:政治主张和思想。指修养自身,奉行道义出处:南朝·梁·萧统《与晋安王纲令》:“明公儒学稽古,淳厚笃诚,立身行道,始终如一。”语法:立身行道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示例: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二卷:“我当初教育两个兄弟,原要他立身行道,扬名显亲。”
- 5 行尸走肉
- 比喻不动脑筋;不起作用;糊里糊涂过日子的人。行尸:会走动的尸体。出处:晋 王嘉《拾遗记 后汉》:“夫人好学,虽死若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语法:行尸走肉联合式;作宾语、定语;含贬义。示例:在他们的心目中,任何貌似强大的侵略者,都只不过是一群徒有虚表的行尸走肉而已。(峻青《不尽巨涛滚滚来》)
- 6 直情径行
- 径:直;行:从事。凭着自己的意思径直地去做。比喻想怎么干就怎么干。出处:西汉 戴圣《礼记 檀弓下》:“有直情而径行者,戎狄之道也。”语法:直情径行偏正式;作谓语;含贬义。示例:直情径行,视毁誉如风而不恤。(宋 陈亮《谢罗尚书启》)
- 7 七十二行
- 泛指各行各业。出处:陶行知《自动学校贺诗》:“有个学校真奇怪,小孩自动教小孩。七十二行皆先生,先生不在学如在。”语法:七十二行作主语、宾语、定语;指各行各业。示例:七十二行,行行出状元
- 8 浮收勒索
- 见“浮收勒折”。出处:《清史稿·高宗纪四》:“辛酉,以图思德劾苏墧浮收勒索,命袁守侗等严鞫之。”语法:浮收勒索作谓语、定语;用于剥削等。
- 9 夜行被绣
- 谓身穿锦绣衣服在黑夜行走。比喻显贵不为人所知。语本《史记·项羽本纪》“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出处:语出《史记·项羽本纪》“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语法:夜行被绣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 10 一目数行
- 犹一目十行。出处:清·钮琇《觚剩续编·英豪举动》:“熊公廷弼当督学江南时,试卷皆亲自批阅。阅则连长几于中堂,鳞摊诸卷于上,左右置酒一坛,剑一口,手操不律,一目数行。”语法:一目数行作谓语、状语;指看书非常快。示例: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11回:“仙赐是天赐聪明,不消说是一目数行、闻一知十的了。”
- 11 行为不轨
- 不轨:越出常轨,不守法度。谋划越出常规、法度之事。
- 12 朽索驭马
- 用腐烂的绳索驾驭奔驰的马。形容倾覆的危险十分严重。多含戒惧之意。亦作“腐索御马。”出处:《尚书·五子之歌》:“予临兆民,懔乎若朽索之驭六马。”语法:朽索驭马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 13 班功行赏
- 班:排列等级,依次。按照功劳大小,依次给予赏赐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李云传》:“举厝至重,不可不慎。班功行赏,宜应其实。”语法:班功行赏偏正式;作宾语;含褒义。
- 14 文行出处
- 文:学问;行:品行;出:作官;处:隐居。旧指文人的学问、品行和对待出仕隐退的态度。出处:《周易·系辞上》:“君子之道,或出或处。”《论语·述而》:“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语法:文行出处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示例:这个法却定的不好!将来读书人既有此一条荣身之路,把那文行出处都看的轻了。(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一回)
大家在问
隐 字的笔顺写法
隐 字的笔顺怎么写
1、在汉语字典中“ 隐 ”字共有11画,笔顺写法是:横折折折钩/横撇弯钩 竖 撇 横撇/横钩 横折 横 横 点 斜钩 点 点
2、隐的笔顺写法图解:
3、动画演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