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竖作恶简介
二竖作恶的意思
解释:
竖:小子;二竖:指病魔。比喻疾病缠身。
出处:
《左传·成公十年》:“公疾病,求医于秦。秦伯使医缓为之。未至,公梦疾为二竖子,曰:‘彼良医也,惧伤我,焉逃之?’其一曰:‘居肓之上,膏之下,若我何?’”
二竖作恶相关词语
- 1 二话没说
- 指很干脆地采取行动出处:马烽、西戎《吕梁英雄传》:“正说中间,门外雷石柱慌慌张张进来,一把拉住老武,二话没说,往外就走。”语法:二话没说作状语;指干脆。示例:路遥《平凡的世界》第六卷第29章:“这位政治局委员二话没说,立刻批示同意。”
- 2 五零二落
- 犹言七零八落。出处:柳青《铜墙铁壁》第13章:“他和婆姨用复员费做本钱逢集摆小摊的货箱子,被捣得五零二落,东一块西一块扔在院里。”语法:五零二落作定语、状语;用于口语。
- 3 嫉恶如仇
- 指对坏人坏事如同对仇敌一样憎恨出处:清 梁绍壬《两般秋雨庵随笔 蔡木龛》:“嫉恶如仇,有所白眼者,出一语必刺入骨。”语法:嫉恶如仇作谓语、定语;指爱憎分明。示例:有万的绝对公正、嫉恶如仇、见公共事一马当先,使得生宝感到互助组有这个人。柳青《创业史》第一部第八章
- 4 恶语中伤
- 中伤:攻击和谄害别人。用恶毒的话污蔑、陷害人。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洪州法昌倚遇禅师》:“利刀割肉疮犹合;恶语伤人恨不销。”语法:恶语中伤作主语、谓语、宾语;指语言污蔑。示例:叶赫那拉·图鸿《乾隆皇帝》第三章:“攻击当朝,恶语中伤,其罪不容赦。”
- 5 作嫁衣裳
- 指白白替别人操劳,自己却一无所得。出处:唐 秦韬玉《贫女》诗:“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语法:作嫁衣裳动宾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示例:叶赫那拉·图鸿《乾隆皇帝》第四章:“二张互相攻讦,实则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 6 五城十二楼
- 古代传说中神仙的居所。 比喻仙境。《史记·孝武本纪》:“方士有言:‘ 黄帝 时,为五城十二楼,以候神人於 执期 ,命曰 迎年 。’” 裴骃 集解引 应劭 曰:“ 崑崙玄圃 五城十二楼,此仙人之所常居也。” 宋米芾 《甘露寺》:“ 多景楼 面山背江,为天下甲观,五城十二楼不过也。”
- 7 一部二十四史无从说起
- 二十四史:清乾隆时刻《史记》等24部史书。比喻情况复杂,头绪繁多,不知从哪里说起才好出处:张恨水《啼笑姻缘》续集第八回:“她这两句话,问得沈国英很感到一部二十四史无从说起。”语法:一部二十四史无从说起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书面语。
- 8 刬恶锄奸
- 铲除凶恶奸邪之人。出处:《儿女英雄传》第十回:“他杀人污佛地,我救苦下云端,刬恶锄奸。”
- 9 改恶从善
- 改去坏的、错误的;向好的、正确的方向转化。指不做坏事;重新做人。表示坏人或罪犯经过教育改造;有了明显的悔改表现。出处:西汉 戴圣《礼记 中庸》:“明则动,动则变。”汉 郑玄注:“动,动人心也;变,改恶为善也。”语法:改恶从善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示例:我们抗日军队痛恨那些坚持作恶的人,也欢迎改恶从善的人。
- 10 炊沙作饭
- 煮沙子作饭。比喻徒劳无功,白费力气出处:唐 顾况《行路难》诗:“君不见担雪塞井徒用力,炊沙作饭岂堪吃?”语法:炊沙作饭连动式;作谓语;比喻徒劳无功。示例:他经常干一些“炊沙作饭”之类的愚蠢事情
- 11 毛发尽竖
- 竖:直立。汗毛和头发都竖立起来。形容愤怒或极度恐惧、紧张的样子出处:清·钱彩《说岳全传》第71回:“黑蛮龙听了,不觉腮边火冒,毛发尽竖。”语法:毛发尽竖作谓语、状语、定语;用于愤怒、惊吓等。
- 12 市不二价
- 指买卖公道,不相欺诈。形容社会风气好。同“市无二价”。出处:《三国志 魏志 王烈传》“卒于海表”裴松之注引《先贤行状》:“烈居之历年,未尝有患。使辽东强不凌弱,众不暴寡,商贾之人,市不二价。”语法:市不二价作宾语、定语;指社会风气好。示例:古者天子取诸侯之土以为国均,则市不二价,四民常均。宋 苏轼《御试制科策》
- 13 妍蚩好恶
- 妍:美丽。蚩:通“媸”,丑陋,丑恶。美丽、丑陋、好与坏。原指写作的得失。出处:晋·陆机《文赋序》:“夫其放言遣辞,良多变矣,妍蚩好恶,可得而言。”语法:妍蚩好恶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14 掩恶扬善
- 谓对待别人讳言其过恶,称扬其好处。出处:汉·班固《白虎通·谥》:“天子崩,大臣至南郊谥之者何?以为人臣之义莫不欲褒其君,掩恶扬善者也。”语法:掩恶扬善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劝诫人。示例:而小异于肇者,不书人之过恶,以谓职非史官,而掩恶扬善者,君子之志也。宋·欧阳修《归田录》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