挟筴读书简介
挟筴读书的意思
解释:
挟:夹持;筴:同“策”,古代简册、书籍。手拿图书,一心读书。形容勤奋学习
出处:
战国·宋·庄周《庄子·骈拇》:“问臧奚事?则挟筴读书;问谷奚事?则博塞以游。”
语法:
挟筴读书作谓语、定语;用于学习等。
挟筴读书相关词语
- 1 白面书生
- 白面:形容白净;书生:念书人。①形容年纪轻、知识浅薄、阅历不深的读书人。②也泛指相貌姣好、白净的年轻读书人。出处:《宋书 沈庆之传》:“陛下今欲伐国,而与白面书生辈谋之,事何有济?”语法:白面书生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形容人阅历少或泛指书生。示例:雪儿呵,偏则把白面书生奚落。(明 汤显祖《牡丹亭》第二十二出)
- 2 郢书燕说
- 比喻牵强附会,曲解原意,以讹传讹。出处:先秦 韩非《韩非子 外储说左上》:“郢人有遗燕相国书者,夜书,火不明,因谓持烛者曰:'举烛',云而过书'举烛'。……燕相白王,王大悦,国以治。治则治矣,非书意也。”语法:郢书燕说联合式;作宾语;含贬义。示例: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滦阳消夏录四》:“故持论弥高,弥不免郢书燕说。”
- 3 知书识礼
- 有文化,懂礼貌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91回:“媳妇虽不敢说知书识礼,然而‘嫁鸡随鸡,嫁狗随狗’这句俗话,是从小儿听到大的。”语法:知书识礼作谓语、定语;指人有修养。示例:郭沫若《卓文君》第三幕:“文君,你是知书识礼的人,我万不想出你,替我卓门闹出这样伤风败俗的丑事!”
- 4 闭门读书
- 关起门来在家里读书。形容专心埋头苦读出处: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 勉学》:“盖须切磋相起明也。见闭门读书,师心自是。稠人广坐,谬误差失者多矣。”语法:闭门读书作谓语;形容专心埋头苦读。
- 5 鱼书雁信
- 见“鱼书雁帖”。出处:《雍熙乐府·古调石榴花·闺思》:“总是伤情别离,则这鱼书雁信,冷清清杳无踪迹。”语法:鱼书雁信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6 书囊无底
- 谓古今书籍不可胜数。出处:宋·黄庭坚《送王郎》诗:“连床夜语鸡戒晓,书囊无底谈未了。”语法:书囊无底作宾语、定语;用于劝诫人。示例:叔爹,书囊无底,如何读得尽?明·苏复之《金印记·刺股读书》
- 7 书生气
- ◎ 书生气shūshēngqì(1)[bookishness](2) 指只顾读书、脱离实际、看问题单纯、幼稚的习气搞经济工作太书生气不行(3) 书卷气示例:他刚走上工作岗位,书生气十足,但是事实上光凭热情是不可能让一切问题迎刃而解的。
- 8 书缺有间
- 泛指古书残缺已有多年。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五帝本纪》:“《书》缺有间矣,其轶乃时时见于他说。”语法:书缺有间紧缩式;作谓语、分句;泛指古书残缺已有多年。
- 9 立地书橱
- 比喻人读书多,学识文博。出处:《宋史·吴时传》:“每于为文,未尝属稿,落笔已成,两学目之曰立地书橱。”语法:立地书橱作宾语;比喻学识渊博的人。
- 10 牛角挂书
- 比喻读书勤奋。出处:《新唐书·李密传》:“闻包恺在缑山,往从之。以蒲鞯乘牛,挂《汉书》一帙角上,行且读。”语法:牛角挂书作定语;指勤奋读书。示例:我们要学习他牛角挂书的读书精神
- 11 名书竹帛
- 书:书写,记载;竹帛:史书。把名字留在史书上。比喻好名声永远流传出处:唐·吴兢《贞观政要·任贤》:“昔李陵,提步卒五千,不免身降匈奴,尚得名书竹帛。”语法:名书竹帛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 12 鱼书雁帛
- 见“鱼书雁帖”。出处:清·李渔《闲情偶寄·器玩·制度》:“则笺简二字中,便有无穷本义,鱼书雁帛而外,不有竹刺之式可为乎?”语法:鱼书雁帛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13 书香铜臭
- 书香:读书的家风;铜臭:铜钱上的臭味。指集书香和铜臭于一体的书商出处:清·孔尚任《桃花扇·逮社》:“何物充栋汗车牛,混了书香铜臭。贾儒商秀,怕遇着秦皇大搜。”语法:书香铜臭作宾语、定语;多用于书商。
- 14 目不知书
- 见“目不识书”。出处:清·侯方域《豫省试第一》:“后赵石勒目不知书,然常使人读《汉书》,勒卧听之。”语法:目不知书作谓语、定语;指人不识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