郢书燕说简介
郢书燕说的意思
解释:
比喻牵强附会,曲解原意,以讹传讹。
出处:
先秦 韩非《韩非子 外储说左上》:“郢人有遗燕相国书者,夜书,火不明,因谓持烛者曰:'举烛',云而过书'举烛'。……燕相白王,王大悦,国以治。治则治矣,非书意也。”
语法:
郢书燕说联合式;作宾语;含贬义。
示例: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滦阳消夏录四》:“故持论弥高,弥不免郢书燕说。”
郢书燕说的近反义词
- 近义词
- 牵强附会
成语造句
- 1.非此,则只能是道听途说或郢书燕说。
- 2.媒体和专家把作为学术意义上的“智力”拿出来交给大众,而大众按照一般人理解的“智力”的意义进行解读,出现“郢书燕说”的理解,也就难以避免。
- 3.当然,这种反思和检讨,很像是郢书燕说,人跟老天错会了意,借着原本跟吏治不相干的灾异来说事。
- 4.唐英久侍御前深知宋钧奇妙,曾委派他的幕僚吴尧圃赴颍州寻找钧釉秘方,后来试烧成功郎窑红,史料证实并非郢书燕说。
- 5.为古书作注要尊重原意,万万不可借题发挥,郢书燕说,妄事穿凿。
- 6.周南这句话有些调侃又有些无奈,不禁令我们想到“郢书燕说”的故事。
成语故事
- 古时候,有个人从楚国的郢都写信给燕国的相国。这封信是在晚上写的。写信的时候,烛光不太亮,此人就对在一旁端蜡烛的仆人说:“举烛。”(把蜡烛举高一点)可是,因为他在专心致志地写信,嘴里说着举烛,也随手把“举烛”两个字写到信里去了。燕相收到信以后,看到信中“举烛”二字,琢磨了半天,自作聪明地说,这“举烛”二字太好了。举烛,就是倡行光明清正的政策;要倡行光明,就要举荐人才担任重任。燕相把这封信和自己的理解告诉了燕王,燕王也很高兴,并按燕相对“举烛”的理解,选拔贤能之才,治理国家。燕国治理得还真不错。郢人误书,燕相误解。国家是治理好了,但根本不是郢人写信的意思。这真是一个穿凿附会的典型例子。根据这个故事,后人引申出“郢书燕说”这句成语,比喻穿凿附会,曲解原意。
郢书燕说相关词语
- 1 没有说的
- 2 郢人斤斫
- 同“郢匠挥斤”。出处:唐·刘禹锡《翰林白二十二学士见寄诗一百篇因以答贶》诗:“郢人斤斫无痕迹,仙人衣裳弃刀尺。”语法:郢人斤斫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3 燕雀相贺
- 燕雀因大厦落成有栖身之所而互相庆贺。后多用作祝贺新屋落成之语。出处:西汉 刘安《淮南子 说林训》:“汤沐具而虮虱相吊,大厦成而燕雀相贺,忧乐别也。”语法:燕雀相贺主谓式;作谓语;多用作祝贺新屋落成之语。示例:《北齐书·卢询祖传》:“应声答曰:‘且得燕雀相贺。’”
- 4 知书识礼
- 有文化,懂礼貌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91回:“媳妇虽不敢说知书识礼,然而‘嫁鸡随鸡,嫁狗随狗’这句俗话,是从小儿听到大的。”语法:知书识礼作谓语、定语;指人有修养。示例:郭沫若《卓文君》第三幕:“文君,你是知书识礼的人,我万不想出你,替我卓门闹出这样伤风败俗的丑事!”
- 5 莺飞燕舞
- 莺燕飞舞。象征春光明媚。出处:柳青《创业史》第一部第15章:“清明节前,汤河两岸换上了春天的盛装,正是桃红柳绿,莺飞燕舞的时光。”语法:莺飞燕舞作宾语、定语;用于景物描写。
- 6 闭门读书
- 关起门来在家里读书。形容专心埋头苦读出处: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 勉学》:“盖须切磋相起明也。见闭门读书,师心自是。稠人广坐,谬误差失者多矣。”语法:闭门读书作谓语;形容专心埋头苦读。
- 7 不亦说乎
- 不是很愉悦吗?
- 8 郢人斤斲
- 同“ 郢匠揮斤 ”。唐 刘禹锡 《翰林白二十二学士见寄诗一百篇因以答贶》:“ 郢 人斤斲無痕迹,仙人衣裳棄刀尺。”
- 9 舞燕歌莺
- 莺:黄莺。指歌声宛转如黄莺,舞姿轻盈如飞燕。形容一派太平景象出处:明·张凤翼《灌园记·齐王拒谏》:“计日周秦兼并,烽烟罢警,正好酣柳眠花,舞燕歌莺。”语法:舞燕歌莺作宾语、定语;形容一派太平景象。
- 10 鱼书雁信
- 见“鱼书雁帖”。出处:《雍熙乐府·古调石榴花·闺思》:“总是伤情别离,则这鱼书雁信,冷清清杳无踪迹。”语法:鱼书雁信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11 说嘴说舌
- 搬弄是非,没事找事出处:元·无名氏《渔樵记》第三折:“我孩儿又不曾嫁了人,是斗他耍,怎么这等认真,就说嘴说舌,背槽抛粪。”语法:说嘴说舌作谓语、宾语;指搬弄是非。
- 12 书囊无底
- 谓古今书籍不可胜数。出处:宋·黄庭坚《送王郎》诗:“连床夜语鸡戒晓,书囊无底谈未了。”语法:书囊无底作宾语、定语;用于劝诫人。示例:叔爹,书囊无底,如何读得尽?明·苏复之《金印记·刺股读书》
- 13 谈古说今
- 从今到古无所不谈,无不评论。出处:元 张可久《端正好渔乐》:“人间开口笑樵渔,会谈今论古。”语法:谈古说今作谓语、宾语;形容谈话内容广泛。示例:到瓦官寺游耍,僧齐公一向与他相厚,出来接洽了。登阁眺远,谈古说今。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九
- 14 白面书生
- 白面:形容白净;书生:念书人。①形容年纪轻、知识浅薄、阅历不深的读书人。②也泛指相貌姣好、白净的年轻读书人。出处:《宋书 沈庆之传》:“陛下今欲伐国,而与白面书生辈谋之,事何有济?”语法:白面书生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形容人阅历少或泛指书生。示例:雪儿呵,偏则把白面书生奚落。(明 汤显祖《牡丹亭》第二十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