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门问讳简介
入门问讳的意思
解释:
古代去拜访人,先问清楚他父祖的名,以便谈话时避讳。也泛指问清楚有什么忌讳。
出处:
西汉 戴圣《礼记 曲礼上》:“入竟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孔颖达疏:“‘入门而问讳 ’者,门,主人之门;讳,主人祖先君名,宜先知之,欲为避之也。”
语法:
入门问讳偏正式;作宾语、分句;指尊重别人的习俗。
示例: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3回:“嘱咐她见了姑娘千万莫问她有人家没人家的这句话,是个‘入门问讳’的意思。”
英语翻译
- 英语:
learn about its taboos on going to a friend's house
入门问讳相关词语
- 1 披发入山
- 谓离开俗世而隐居。出处:明·王世贞《纲鉴会纂·后汉纪》:“汝欲取蜀,吾当披发入山,不失信天下也。”语法:披发入山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示例:柳亚子《发刊词》:“吾其披发入山,不复问人间事乎!”
- 2 问羊知马
- 比喻从旁推究,弄清楚事情真相。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赵广汉传》:“钩距者,设欲知马贾,则先问狗,已问羊,又问牛,然后及马。”语法:问羊知马连动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示例:南朝·陈·徐陵《晋陵太守王励德政碑》:“问羊知马,钩距兼设。”
- 3 讳莫如深
- 讳:瞒着不说;深:事件重大。原指事情重大;因而隐瞒不言。后比喻隐瞒得非常严;唯恐别人知道。出处:《穀梁传 庄公三十二年》:“何也?讳莫如深,深则隐。苟有所见,莫如深也。”语法:讳莫如深偏正式;作谓语、状语;指把事情隐瞒得很深。示例:对于那个问题他始终是讳莫如深,叫人不可理解。
- 4 病入骨隨
- 骨隨:骨髓。病到骨头里。形容病势严重无法医治或事态严重无法挽救出处:先秦 韩非《韩非子 喻老》:“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鍼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隨,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隨,臣是以无请也。”语法:病入骨隨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用于事物或人。
- 5 直入云霄
- 云霄:指天空。直冲云天。形容歌声高亢嘹亮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34回:“点起几百盏明角灯来,高高下下,照耀如同白日;歌声缥缈,直入云霄。”语法:直入云霄作谓语、定语;指歌声或山、建筑等。
- 6 避世金门
- 以之比喻身为朝官而逃避世务。出处:见“避世金马”。语法:避世金门作宾语、定语;指避世。示例:避世金门不厌深,华颠短褐岁侵寻。清·沈元沧《杂咏》之二
- 7 远门近枝
- 比喻远亲近亲语法:远门近枝作宾语、定语;指远亲近亲。示例:人都有自己的远门近枝
- 8 半截入土
- 截:段。半段身子埋入土内。比喻人在世不久了。出处:宋 苏轼《东坡志林》第12卷:“桃符仰视艾人而骂曰:‘汝何等草芥,辄居我上!’艾人俯而应曰:‘汝已半截入土,犹争高下乎!’”语法:半截入土主谓式;作谓语、定语;指人老快死。示例:差多了,差多了!人到三十五,就半截入土了。(老舍《谁先到了重庆》第一幕)
- 9 放龙入海
- 比喻放走敌人,留下后患出处: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21回:“此放龙入海,纵虎归山也,后欲治之,其可得乎?”语法:放龙入海作谓语、定语、宾语;指留下后患。示例:我们不能干放龙入海的事情
- 10 一拥而入
- 拥:拥挤。一下子全都拥了进去,挤了进去。出处: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卷十五:“众人一拥而入,迎头就把了缘拿住,押进里面搜捉,不曾走了一个。”语法:一拥而入作谓语;指杂乱进入。示例:众人一拥而入,快把小寺庙挤破了
- 11 相门洒扫
- 相:宰相、丞相、相国。在宰相门前扫地。形容干求有术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齐悼惠王世家》:“魏勃少时,欲求见齐相曹参,家贫无以自通,乃常独早夜扫齐相舍人门外。”语法:相门洒扫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示例:清·钱谦益《吉水公总宪诣阙》诗:“世路揶揄诚有鬼,相门洒扫岂无人。”
- 12 平生不作亏心事,夜半敲门不吃惊
- 平生:有生以来;亏心:违背良心。从来没有干过违背良心的事,即使夜半人敲门也不吃惊。形容为人处事光明正大,心地坦然出处:鲁迅《天花的蔷薇》:“‘平生不作亏心事,夜半敲门不吃惊。’乙校不自心虚,怎能给恐吓呢?”语法:平生不作亏心事,夜半敲门不吃惊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劝诫人。
- 13 各门另户
- 各:各自;另:别的,另外。各自立有自己的门户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63回:“各门另户,谁管谁的事?”语法:各门另户作宾语、定语;用于口语。示例: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64回:“这是俺姐姐请你,各门另户的,有什么碍处?”
- 14 尽入彀中
- 彀中:弓箭射程以内,比喻牢笼、圈套。尽数网罗,全部就范。出处:五代 王定保《唐摭言 述进士》:“(唐太宗)尝私幸端门,见新进士缀行而出,喜曰:‘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语法:尽入彀中动宾式;作谓语、定语;。示例:欲使天下英雄,尽入彀中。(蔡东藩、许厪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二十二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