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体元斑简介
虎体元斑的意思
解释:
虎体:像老虎勇猛的身体;斑:杂色花纹或斑点。比喻朝廷大官
出处: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折楔子:“花根本艳公卿子,虎体元斑将相孙。”
语法:
虎体元斑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虎体元斑相关词语
- 1 引虎入室
- 犹言引狼入室。出处:清·夏燮《中西纪事·外夷助剿》:“是不但引虎入室,并且为虎添翼。”语法:引虎入室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 2 恶虎不食子
- 即使凶恶的老虎也不吃自己生下的小老虎。比喻不伤害亲近者。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杭州龙华寺灵照真觉禅师》:“山僧失口曰:‘恶习虎不食子。’”语法:恶虎不食子作宾语、定语、分句;比喻不伤害亲近的人。示例:恶虎不食子,她连动物都不如
- 3 遐迩一体
- 谓远近犹如一个整体。形容协调统一。出处:汉·司马相如《难蜀父老》:“遐迩一体,中外褆福,不亦康乎?”语法:遐迩一体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示例:《南齐书·武帝纪》:“今遐迩一体,车轨同文,宜高选学官,广延胄子。”
- 4 魂不负体
- 同“魂不附体”。出处: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17卷:“这里知观正待进房,又听得本家门首锣响……惊得魂不负体,掇转身望外就走。”语法:魂不负体作谓语、状语、补语;形容受刺激而失去常态。
- 5 称体载衣
- 称:适合。按照身材剪载衣服。比喻根据实际情况办事。出处:《南齐书·张融传》:“今送一通故衣,意谓虽故,乃胜新也,是吾所著,已令裁减称卿之体。”
- 6 元经秘旨
- 微妙的道理。出处:清·袁枚《续新齐谐·雁岩仙女》:“所说言语,都是元经秘旨,不能记忆。”语法:元经秘旨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7 独坐穷山,引虎自卫
- 独自坐在没有出路的山里放出老虎来保卫自己。比喻不但不能保护自己,反而招来祸患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63回:“此所谓独坐穷山,引虎自卫者也。”语法:独坐穷山,引虎自卫作宾语、定语;比喻利用坏人而自招灾祸。
- 8 前门去虎,后门进狼
- 比喻赶走了一个敌人,又来了一个敌人。同“前门拒虎,后门进狼”。出处:郭沫若《反正前后》第二篇:“你想,那样多的草莽英雄又闯进了成都城,这不正是‘前门去虎,后门进狼’?”语法:前门去虎,后门进狼作宾语、定语、分句;指一害接一害。
- 9 虎啸龙吟
- 啸:兽类大声吼叫;吟:鸣。像龙在鸣,虎在啸。比喻相关的事物互相感应。也比喻声音洪大或英雄豪杰叱咤风云出处:宋·张君房《云笈七签》第72卷:“经云:鹤鸣在阴,其子和之。又云:虎啸龙吟,物类相感,岂谬言哉!”语法:虎啸龙吟作宾语、定语、状语;用于比喻句。示例:老舍《正红旗下》:“屋中好一片吞面条的响声,排山倒海,虎啸龙吟。”
- 10 龙化虎变
- 《易·革》:“大人虎变,其文炳也。”《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孔子)谓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后因以“龙化虎变”比喻变化莫测。出处:《易·革》:“大人虎变,其文炳也。”《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孔子)谓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语法:龙化虎变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示例:龙化虎变,可以哸虚空,虚空非无也;可以贯金石,金石非有也。……知此道者形不可得毙,神不可得逝。南唐·谭峭《谭子化书·道化·龙虎》
- 11 狮虎当道
- 危险的阻障,指作为不采取行动的借口而捏造的或夸大了的危险语法:狮虎当道作谓语;指危险的处境。示例:这里狮虎当道,艰险重重
- 12 虎口夺食
- 从老虎嘴里抢夺食物。比喻十分危险的事情或十分勇敢的行为出处:王朔《千万别把我当人》:“只要国内出产,全国人民不吃,虎口夺食也要给你弄来。”语法:虎口夺食作宾语、定语;多用于比喻句。
- 13 藏龙卧虎
- 龙、虎:比喻不平常的人物。隐藏着的龙;睡卧着的虎。比喻潜藏着未被发现的人才或英雄。出处:北周 庾信《同会河阳公新造山池聊得寓目》诗:“暗石疑藏虎,盘根似卧龙。”语法:藏龙卧虎联合式;作谓语、定语;指有不平常的人。示例:这所大学藏龙卧虎,人才济济。
- 14 如狼如虎
- 见“如狼似虎”。出处:《尉缭子·武议》:“一人之兵,如狼如虎,如风如雨,如雷如霆,震震冥冥,天下皆惊。”语法:如狼如虎作谓语、定语、状语;指凶狠。示例:文忠凛然端坐,价前如狼如虎的将官,排列两行,就如追魂夺魄的一般,甚是畏惧。明·郭勋《英烈传》第五十二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