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兵安忍简介
阻兵安忍的意思
解释:
阻:倚仗;阻兵:仗恃手握兵权;安忍:安于做残忍的事情。形容行凶作恶而有恃无恐
出处: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隐公四年》:“夫州吁阻兵而安忍:阻兵无众,安忍无亲;众叛亲离,难以济矣。”
语法:
阻兵安忍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阻兵安忍相关词语
- 1 相安相受
- 谓互相帮助,使彼此安居。
- 2 忍辱含羞
- 忍、含:忍受。忍受耻辱。出处:《后汉书·曹世叔妻传》:“有善莫名,有恶莫辞,忍辱含垢,常若畏惧,是谓卑弱下人也。”语法:忍辱含羞作谓语、定语、宾语;指忍受耻辱。示例:他都忍辱含羞,不敢出头,蹲在水中哩。(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七十二回)
- 3 忍饥受渴
- 4 久安长治
- 形容国家长期安定、巩固。出处:东汉 贾谊《治安策》:“建久安之势,成长治之业。”语法:久安长治联合式;作宾语;形容国家永久安定。示例:孙中山《统一中国非北伐不为功》:“总之北伐之举,吾等不得不行,且处偏安,只能苟且图存,而非久安长治。”
- 5 长安少年
- 旧指都城里豪奢轻狂的贵家子弟。出处:明 宋濂《序》:“燕姬越女,巧自衒鬻于春风之前,冀长安少年,为之一顾。”语法:长安少年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人。示例:游人坌集,士女如云,长安少年多驰骤车马以为乐。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大钟寺》
- 6 焦躁不安
- 焦急烦躁,心神不定。
- 7 橐甲束兵
- 同“櫜甲束兵”。出处:战国·卫·吕不韦《吕氏春秋·悔过》:“过天子之城,宜橐甲束兵。”语法:橐甲束兵作谓语、宾语;指停战。
- 8 强将手下无弱兵
- 有本领的将领手下没有懦弱的兵。比喻好的领导必然能带出好的部属。出处:宋 苏轼《题连公壁》:“俗语云:‘强将手下无弱兵’,真可信。”语法:强将手下无弱兵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示例:(1)“名师出高徒”,就是强将手下无弱兵的意思。(2)强将手下无弱兵,张广带的学生个个出类拔萃。
- 9 日近长安远
- 长安:西安,古都城名,后为国都的统称。旧指向往帝都而不能达到。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夙惠》:“因问明帝:‘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答曰:‘日远。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更重问之,乃答曰:‘日近。’”语法:日近长安远作宾语、分句;指愿望没达到。示例:眼见的天阔雁书迟,赤紧的日近长安远。(元 乔孟符《两世姻缘》第一折)
- 10 天兵神将
- 比喻英勇善战,行动迅捷的军队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95回:“北军追赶上来,正在万分危急,猛见宋寨中一道金光射来,把风砂冲散,那些天兵神将,都乱纷纷堕落阵前。”语法:天兵神将作宾语、定语;用于军事等。示例:刘白羽《第二个太阳》第20章:“上有天兵神将,为有凡人竟要砍伐荆棘,开山劈路。”
- 11 富国彊兵
- 使国家富裕,军力强盛。亦作“富国强兵”。
- 12 一路平安
- 旅途上平安顺利。出处:明 范受益《寻亲记》:“大王爷,保佑弟子一路平安,脚轻手健。”语法:一路平安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含褒义,用于祝颂。示例:火车启动了,送行的人们一边招手,一边喊着:“一路平安!
- 13 兵连祸结
- 兵:指战争;结:相连。指战争连年不断;灾祸持续相结。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匈奴传下》:“汉武帝选将练兵,约赍轻粮,深入远戍,虽有克获之功,胡辄报之;兵连祸结,三十馀年。”语法:兵连祸结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分句;用于持久的战争。示例:北洋军阀,勾结帝国主义,形成各霸一方的封建割据,横征暴敛、兵连祸结,内忧外患、民不聊生,全国人民如处在水深火热之中。
- 14 杯酒释兵权
- 释:解除。本指在酒宴上解除将领的兵权。泛指轻而易举地解除将领的兵权。出处:宋太祖赵匡胤为了防止出现分裂割据的局面,加强中央集权统治,以高官厚禄为条件,解除将领们的兵权。语法:杯酒释兵权作宾语、定语;用于政治斗争。示例:张大振《国学大讲堂·谈一谈王熙凤》:“怕他们再反他,于是就演出了一场杯酒释兵权的把戏,从而稳固了自己的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