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饥受渴简介
忍饥受渴的意思
成语造句
- 1.大石村民居住分散,派出所的民警上门为群众办事,清晨出门夜才归,山路陡峻爬大坡,日晒雨淋,忍饥受渴,一天走几十公里山路是家常便饭。
- 2.可是,水帘洞的水少的可怜,每个滴水处一个时辰还接不到一碗水,人们只有忍饥受渴。
- 3.他们顶烈日,冒酷暑,忍饥受渴,没有节假日,一切从大局出发,一切为移民着想。
- 4.却叫人忍饥受渴,直到人变得十分虚弱,以致那两个可以对人为所欲为而无须顾忌,如此对人是有利的。
- 5.一路上大家忍饥受渴,连口水都不敢买来喝,都指望到荆州后,能马上找到活干。
- 6.一路上,说不尽山川险阻、路途艰难、也说不尽忍饥受渴、餐风宿露。
忍饥受渴相关词语
- 1 怒猊抉石,渴骥奔泉
- 猊:狻猊,即狮子;抉:踢开;骥:骏马。如愤怒的狮子踢开石头,口渴的骏马奔向泉水。形容书法遒劲奔放出处:《唐书·徐浩传》:“尝书四十三幅屏,八体皆备,如怒猊抉石,渴骥奔泉。”语法:怒猊抉石,渴骥奔泉作定语、分句;形容书法。
- 2 吞声忍气
- 吞声:不敢出声;忍:忍耐。形容受了气而勉强忍耐,不敢出声。出处:元 高文秀《黑旋风》第一折:“我只是吞声忍气,匿迹潜形。”语法:吞声忍气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处事。示例: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论“人言可畏”》:“对强者它是弱者,但对更弱者它却还是强者,所以有时虽然吞声忍气,有时仍可以耀武扬威。”
- 3 吃惊受怕
- 受惊骇。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42回:“老父惊恐,宋江做了不孝之子,负累了父亲吃惊受怕。”语法:吃惊受怕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担心害怕。
- 4 饥餐渴饮
- 饿了吃饭,渴了喝水。形容生活必需。出处:《京本通俗小说 碾玉观音》:“离不得饥餐渴饮,夜住晓行,迤里来到衢州。”语法:饥餐渴饮联合式;作宾语;形容生活必需。示例:少不得饥餐渴饮,夜住晓行,不在话下。(明 洪楩《清平山堂话本 杨温拦路虎传》
- 5 安忍阻兵
- 阻兵:依仗手中掌握的兵力。凭借统率之兵,行残忍之事。出处:《左传·隐公四年》:“夫州吁阻兵而安忍。阻兵无众,安忍无亲。众叛亲离,难以济矣。”
- 6 受天之祜
- 蒙受老天的保祐。出处:《诗经·大雅·下武》:“昭兹来许,绳其祖武,于万斯年,受天之祜。”
- 7 画饼充饥
- 画个饼子以解饥饿。比喻徒有虚名而无实惠。也比喻借空想安慰自己。出处: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卢毓传》:“选举莫取有名,名如画地作饼,不可啖也。”语法:画饼充饥连动式;作主语、谓语、宾语;比喻用空想来安慰自己。示例:小生待画饼充饥,小姐似望梅止渴。(明 汤显祖《牡丹亭》第十六出)
- 8 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
- 将:将领;受:接受。将领远征在外可以相机作战,不必事先请战或等待君主的命令再战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臣既已受命为将,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语法: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军事等。
- 9 不忍释卷
- 释:放开;卷:书本。书本不离手。形容勤奋好学出处:清·李渔《闲情偶寄·音律》:“予初阅时不忍释卷,及考其声韵,则一无定轨。”语法:不忍释卷作谓语、宾语;指勤奋好学。
- 10 养小防老,积谷防饥
- 积:聚,储蓄。生养儿子是为了方便老年生活,储存谷物是为了防备荒年挨饿出处:元·关汉卿《裴度还带》第三折:“‘哀哀父母,生我劬劳。’养小防老,积谷防饥。”语法:养小防老,积谷防饥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处事。
- 11 梅林止渴
- 犹言望梅止渴。典出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假谲》:“魏武 行役,失汲道,军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 北周 庾信 《出自蓟北门行》:“梅林能止渴,复姓可防兵。”
- 12 甘心受罚
- 甘心:情愿。情愿受到处罚语法:甘心受罚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示例:他已彻底认输甘心受罚了
- 13 耽惊受怕
- 担受惊吓出处:元刘致《端正好 上高监司》:“受官差在旅途,耽惊受怕过朝暮,受了五十四站风波苦。”语法:耽惊受怕联合式;作谓语;含贬义。示例:休听那算命的胡说,撇了海阔一个家业,耽惊受怕,去虎穴龙潭里做买卖!明·施耐庵《水浒传》第61回
- 14 忍辱含羞
- 忍、含:忍受。忍受耻辱。出处:《后汉书·曹世叔妻传》:“有善莫名,有恶莫辞,忍辱含垢,常若畏惧,是谓卑弱下人也。”语法:忍辱含羞作谓语、定语、宾语;指忍受耻辱。示例:他都忍辱含羞,不敢出头,蹲在水中哩。(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七十二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