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冢研穿简介
笔冢研穿的意思
解释:
秃笔成坟,砚磨穿孔。指写作著述功力极深。
出处: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小引》:“支言俚说不足供酱瓿,而翼飞胫走,较拈髭呕血笔冢研穿者,售不售反霄壤隔也。”
语法:
笔冢研穿作定语;指人的文笔。
笔冢研穿相关词语
- 1 意前笔启
- 意:构思。 指写字画画,先构思成熟,然后下笔。出处:晋·王羲之《题卫夫人笔阵图后》:“夫欲书者,先干研墨,凝神静思,预想字形大小,偃仰平直振动,令筋脉相连,意在笔前,然后作字。”
- 2 浮笔浪墨
- 谓多余累赘的文字。出处:清·恽敬《答来卿》:“禹之功德从何处赞扬?故止此数言唱叹之。知此,虽著述汗牛充栋,岂有浮笔浪墨耶?”语法:浮笔浪墨作宾语、定语;用于文章等。示例:他的文章很精练,很少有浮笔浪墨
- 3 浮白载笔
- 浮:罚人饮酒;白:指专用来罚酒的大杯;浮白:指喝酒和干杯;载笔:拿着笔。一面喝酒,一面写作。旧时比喻文人的雅量和才气。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自志》:“集腋为裘,妄续幽冥之录;浮白载笔,仅成孤愤之书。”语法:浮白载笔作宾语、定语;用于文人。示例:集腋为裘,妄续幽冥之录;浮白载笔,仅成孤愤之书。(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自志》)
- 4 口伐笔诛
- 从口头和书面上对坏人坏事进行揭露和声讨。
- 5 研精究微
- 研究事理深奥微妙之处。出处:清·薛福成《出使四国日记·光绪十六年十一月二十一日》:“余谓研精究微之学,乃宇宙间公共之理,不必辨其孰为传习。”语法:研精究微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6 贯穿古今
- 贯穿:贯通,通达。把现在和古代联系起来出处:宋·洪迈《夷坚丙志·赵和尚》:“至于贯穿古今,精练吏事,于天下文官实为第一。”语法:贯穿古今作谓语、定语;指把现在和古代联系起来。
- 7 户限为穿
- 户限:门槛;为:被。门槛都踩破了。形容进出的人很多。出处:唐 李绰《尚书故实》:“(智永禅师)积年学书,秃笔头十瓮,每瓮皆数石。人来觅书,并请题头者如市,所居户限为之穿穴。”语法:户限为穿主谓式;作宾语;形容进出的人很多。示例: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下册:“妙珍、妙珠这双姐妹的香巢每日户限为穿。”
- 8 望眼将穿
- 见“望眼欲穿”。出处: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八卷:“妻父母望眼将穿,既蒙壮士厚恩完聚,得早还家为幸。”语法:望眼将穿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盼望人。示例:清·李渔《巧团圆·得妻》:“只为天人互逼使报德,公心变作私图,望眼将穿,如何人杳音疏。”
- 9 笔伐口诛
- 伐:声讨,攻打;诛:痛斥,责罚。从口头和书面上对坏人坏事进行揭露和声讨。出处:清 忧患余生《<官场现形记>序》:“而吾辈不畏强御,不避斧钺,笔伐口诛,大声疾呼。”语法:笔伐口诛作谓语、宾语、定语;表示对坏人坏事的揭发。示例:而吾辈不畏强御,不避斧钺,笔伐口诛,大声疾呼。清·忧患余生《官场现形记序》
- 10 神来之笔
- 由神灵帮助而写出的作品。形容作品、文句精彩。出处: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37回:“这三张东西,我自己画的也觉得意,真是神来之笔。”语法:神来之笔偏正式;作主语、宾语;含褒义。示例:周作人《知堂回想录》:“自己也觉得仿佛是神来之笔,如用别的韵语形式去写,便决不能有此力量。”
- 11 江淹梦笔
- 传说南朝梁江淹夜梦郭璞索还五色笔,尔后为诗遂无佳句。后因以“江淹梦笔”喻才思减退。出处:元·白朴《恼煞人》:“宋玉悲秋愁闷,江淹梦笔寂寞,人间岂无成与破。”语法:江淹梦笔作定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 12 弃笔从戎
- 犹投笔从戎。谓文人弃文就武。出处:唐·张鷟《游仙窟》:“兄及夫主,弃笔从戎,身死寇场,茕魂莫返。”语法:弃笔从戎作谓语、定语;指弃文就武。
- 13 一尺之笔
- 借指文章。出处:汉·王充《论衡·效力》:“智能满胸之人,宜在王阙,须三寸之舌,一尺之笔,然后自动。”
- 14 研核是非
- 核:对照,考核。研究考核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出处:汉·张衡《东京赋》:“温故知新,研核是非。”语法:研核是非作谓语、宾语;指考究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