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籍经史简介
枕籍经史的意思
解释:
枕着经典,垫着史书。形容专心一意读书。
出处:
清·张泰来《江西诗社宗派图录》:“李彭家贫绩学,枕籍经史,诗文能兼诸家之长。”
语法:
枕籍经史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枕籍经史的近反义词
- 近义词
- 枕经籍书
枕籍经史相关词语
- 1 元经秘旨
- 微妙的道理。出处:清·袁枚《续新齐谐·雁岩仙女》:“所说言语,都是元经秘旨,不能记忆。”语法:元经秘旨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2 青史流芳
- 指在历史上留下好名声。出处:元 沈僖《一枝花 题张思恭望云思亲卷》套曲:“看古来孝诸贤俊,到如今青史流芳世不湮。”语法:青史流芳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劝诫人等。
- 3 不见经传
- 经传:指经典的著作。经传里没有记载;也指人或事物没多大名气;又指说话或行文没有书本根据。出处:宋 罗大经《鹤林玉露》第六卷:“俗语云:‘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指心而言也。三字虽不见于经传,却亦甚雅。”语法:不见经传偏正式;作谓语;形容人或事物没有名气,不大为人所知。示例:我们住的小胡同,连轿车也进不来,一向不见经传。(老舍《吐了一口气》)
- 4 迂怪不经
- 经:常规、规则。迂曲怪诞不合常理出处:《隋书·王劭传》:“劭在著作,将二十年,专典国史,撰《隋书》八十卷。多录口勒,又采迂怪不经之语及委巷之言。”语法:迂怪不经作定语、状语;用于书面语。
- 5 文经武略
- 经世的文才和军事谋略。出处:《隋书·高帝纪》:“文经武略,久播朝野。”语法:文经武略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示例: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11卷:“二子都有文经武略之才,博古通今之学。”
- 6 枕山臂江
- 谓依山傍水。出处:宋·王应麟《玉海·地理·州镇》:“庆元据会稽之东,枕山臂江,负溟渤,控扶桑。”语法:枕山臂江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7 此去经年
- 就此离去了一年又一年。
- 8 文经武纬
- ①谓文事武功都很出色。②菊花的一种。见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九花山子》。出处:唐·颜真卿《郭公庙碑铭》:“文经武纬,训徒陟步。”语法:文经武纬作谓语、定语;指文武兼备。示例:两子都有文经武纬之才,博古通今之学,同科及第,名重朝廷,俱拜翰林学士之职。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十一
- 9 疾裘妒枕
- 10 寝苫枕块
- 苫:草荐。睡在草荐上,头枕着土块。古时宗法所规定的居父母丧的礼节。出处:《仪礼·既夕礼》:“居倚庐,寝苫枕块。”语法:寝苫枕块作宾语、定语;指丧父母的礼节。示例:下了艰,却不肯守着居丧的礼节,在那寝苫枕块的时候,还要寻那阳台巫峡的风流。(清 张春帆《宦海》第十五回)
- 11 传道穷经
- 传:传授;道:孔孟之道;穷:尽;经:儒家经典。传授道理,穷尽经典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26回:“这些中进士、做翰林的,和他说道传道穷经,他便说迂而不当。”语法:传道穷经作谓语、宾语;用于教学等。
- 12 正经八百
- ①正经的,严肃认真的。②犹名副其实。出处:张天民《创业》第二章:“秦发愤却当了真,正经八百地说:‘抗美援朝的时候起的。’”语法:正经八百作定语、状语;用于口语。示例:想想自己这一路上的表现,哪够上一个正经八百儿的大庆人?李汉平《“吓一跳”的故事》
- 13 枕方寝绳
- 枕方石,睡绳床。出处:《淮南子·览冥训》:“和春阳夏,杀秋约冬,枕方寝绳。”高诱注:“方,榘四寸也。寝绳,直身而卧也。”杨树达证闻:“寝绳谓织绳为床,人寝其上。”语法:枕方寝绳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14 曾经沧海
- 曾经:以前经历过;沧海:大海。曾经见过大海。后比喻人见过大世面;眼界很高。出处:唐 元稹《离思》诗:“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语法:曾经沧海动宾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比喻见识广。示例:老兄是曾经沧海,车皮底下也呆过三天三夜,这一点挤,而且不过两个钟头,不算什么,算不了什么。(茅盾《一个够程度的人》)
大家在问
籍 字的笔顺写法
籍 字的笔顺怎么写
1、在汉语字典中“ 籍 ”字共有20画,笔顺写法是:撇 横 点 撇 横 点 横 横 横 竖 撇 点 横 竖 竖 横 竖 横折 横 横
2、籍的笔顺写法图解:
3、动画演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