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尺童子简介
五尺童子的意思
解释:
同“五尺之童”。
出处:
《战国策·楚策四》:“不知夫五尺童子,方将调饴胶丝,加之乎四仞之上,而下为蝼蚁食也。”
语法:
五尺童子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示例:
梁启超《近世文明初祖培根笛卡儿之学说》:“欧美五尺童子所莫不钦诵,而吾国人所当探求其故者也。”
成语造句
- 1.官之位高矣,官之名贵矣,官之权大矣,官之威重矣,五尺童子皆能知之。
- 2.将军文武兼资,英威不世,往因多难,仗剑兴师,援旗誓众,抗威千里,岂不以四郊多垒,共谋王室,匡时报主,宁国庇民乎?此所以五尺童子,皆愿荷戟而随将军者也。
- 3.近畿及山东等省义兵,同日不期而集者,不下数十万人,下至五尺童子,亦能执干戈,卫社稷。
- 4.自由平等之理,在欧美各国,虽五尺童子亦莫不知之。
- 5.此所以五尺童子,皆愿荷戟而随将军者也。
- 6.至于五尺童子,亦能执干戈以卫社稷。
五尺童子相关词语
- 1 佳人才子
- 年轻貌美的女子和才华横溢的男子。泛指年貌相当,有婚姻或爱情关系的青年男女。出处:宋·柳永《玉女摇仙佩·佳人》:“自古及今,佳人才子,少得当年双美。且恁相偎依。”语法:佳人才子作主语、宾语、定语;指青年男女。示例:曾朴《孽海花》第18回:“如今我国的小说戏曲太不讲究了,佳人才子,千篇一律。”
- 2 童牛角马
- 童牛:没有角的牛;角马:长角的马。比喻不伦不类的东西。也比喻违反常理,不可能存在的事物。出处:汉 扬雄《太玄 更》:“童牛角马,不今不古。测曰,童牛角马,变天常也。”语法:童牛角马联合式;作宾语、定语;含贬义。
- 3 五讲四美
- 五讲: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四美:指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指新时期人们行为准则出处:王朔《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我满面通红地后躲,左右张望:‘别别,五讲四美。’”语法:五讲四美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示例:吴茂盛《驻京办》第一章:“什么是‘五讲四美’,想想自己的名字就知道怎么做了。”
- 4 脑子生锈
- 比喻思想僵化语法:脑子生锈作谓语;指思想僵化。示例:我看他是脑子生锈了,不然会这样迟钝
- 5 孝子慈孙
- 对祖先孝顺的子孙。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离娄上》:“名之曰‘幽’、‘厉’,虽孝子慈孙,百世不能改也。”语法:孝子慈孙联合式;作主语、宾语;含褒义。示例:丰子恺《我与弘一法师》:“即把物质生活弄得很好,锦衣玉食,尊荣富贵,孝子慈孙,这样就满足了。”
- 6 三五成群
- 三个一伙;五个一群;指几个人在一起。出处:明 余继登《典故纪闻》:“三五成群,高谈嬉笑。”语法:三五成群主谓式;作谓语、状语;用于人群的分散。示例:一般也有轻薄少年及儿童之辈,见他又挑柴,又读书,三五成群,把他嘲笑戏侮。(明 冯梦龙《古今小说》卷二十七)
- 7 夏五郭公
- 《春秋》一书中,“夏五”后缺“月”字,“郭公”下未记事。比喻文字脱漏。出处:《春秋·桓公十四年》:“十有四年春正月,公会郑伯于曹。无冰。夏五。”《春秋·庄公二十四年》:“冬,戎侵曹。曹羁出奔陈。赤归于曹。郭公。”语法:夏五郭公作宾语、定语;指文字脱漏。
- 8 五谷丰稔
- 五谷:稻、黍、稷、麦、菽的总称,泛指各种谷物;稔:庄稼成熟。指年成好,农作物丰收出处:唐·韦嗣立《论刑法多滥疏》:“风雨以时,则五谷丰稔。”语法:五谷丰稔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 9 误人子弟
- 指误导别人的孩子,亦用来讥讽不称职的老师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19回:“先生犯了这样小错,就要打手心,那终日旷功误人子弟的,岂不都要打杀么?”语法:误人子弟作谓语、定语、宾语;指不负责任。示例:必须培养才得兼备、训练有素的师资,否则真会误人子弟。
- 10 五里云雾
- 令人迷惑的纠纷或混乱,迷离恍惚、不明真相的境界出处: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13回:“那窗外的孙杰却被三姊弄得如在五里云雾中。”语法:五里云雾作宾语;指不明真相的境界。示例:这让我如堕五里云雾之中
- 11 父为子隐
- 父亲为儿子隐藏劣迹。出处:《论语·子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语法:父为子隐作谓语、宾语;指父子间的人情。示例:彼各都忍了也波哥,因此上父为子隐,上下家和顺。(元 无名氏《九世同堂》)
- 12 五斗先生
- 唐 王绩 别号。
- 13 童山濯濯
- 没有树木,光秃秃的山。出处:战国·邹·孟轲《孟子·告子上》:“人见其濯濯也,以为未尝有材焉,此其山之性也。”语法:童山濯濯作宾语、定语;指光秃秃的山。示例:冯玉祥《我的生活》第25章:“但是常德到桃源的路上,依然满眼童山濯濯,一直没人移裁。”
- 14 哑子托梦
- 见“哑子做梦”。出处:元·郑廷玉《看钱奴》第三折:“做了个哑子托梦,说不的这场板障。”语法:哑子托梦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